粉粒粘结aggregation of particles若干个单一粉粒互相粘连而成为较大团粒的现象。也称为粉粒絮结现象。发生粉粒粘结现象后,粉状剂型的物理性质会有多方面的变化,如悬浮力降低、在作物上分布不均匀、容易从植物上震落等。粘结的程度和后果因物料以及发生的条件而异。 原因 主要有三方面: ❶粉粒表面产生水膜。这是比较常见的原因 。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因为要烘干,在粉碎时还有气流吹送,所以粉粒表面没有水膜,或仅有痕量的水分。但在包装以后和贮运过程中又可能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而重新生成表面水膜。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使粉粒之间发生凝并,从而产生粘结现象。水分吸收过多时,粉剂就会结块。在包装不良的情况下特别容易发生这种现象。 ❷农药或助剂的粘结作用。粉状制剂中所含的农药或助剂往往具有一定的粘性,特别是熔点较低的农药和蜡状固态农药,比较容易发生粘结现象,尤其在产品堆垛码放期间,由于堆垛重压,更容易发生粘结。所以,制备此类农药的粉状剂型时最好采取浸渗法,即让农药成分浸到载体的表面上的裂隙或凹穴中。或者加入分散剂以减轻粘结。 ❸载体本身的粉粒粘结,是由于载体的微粒之间的凝聚力(cohesion force)所造成的。各种载体粉粒的凝聚力不同,粘结的程度也不同(见表)。可见吸含水分最多的斑脱土粘结程度最高,而硅藻土粘结度最低,滑石粉也很好。有些固体粉粒的粘结性极强。如硫磺的细粉末由于粘结力强,常形成坚硬块状。 解决方法 根据发生粉粒粘结现象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防止粉状剂型吸湿而发生粘结,是较常遇到的问题。选用气密性好的包装材料是根本办法。对于有一定粘性的农药须选用吸收力较强的载体,如硅藻土、斑脱土及粘土等;或选用适当的分散剂,如硬脂酸镁,其对粉粒之间的粘结性有良好的缓解效果。硫磺粉的粘结现象可通过混入少量的磷灰石粉而解除。
几种矿物性载体粉粒的粘结性及其他性质 物理性质 | 斑脱土 | 高陵土 | 滑石粉 | 硅藻土 | 美国粘土 | 叶蜡石粉 | 水分(%)❶ 密度 (g/cm3) 紧密容重 ❷ 疏松容重 ❸ 筛分难易程度 ❹ 粘结程度 ❺ 单一粉粒平均尺寸(μm) 粘结团粒平均尺寸(μm) | 10.64 2.4 0.98 0.52 26 202 4 24 | 0.42 2.7 1.09 0.45 59 55 5 19 | 0.09 2.6 1.18 0.51 11 4.8 17 30 | 6.03 2.1 0.36 0.15 45 2.0 25 32 | 1.10 2.5 0.93 0.44 20 3.5 8 15 | 0.07 2.4 1.11 0.49 23 14 12 30 |
(据铃木照麿) 注:❶均为实验时实测含水量; ❷粉剂在容器中经过撞击压紧后所求得的容重; ❸粉剂在疏松状态下装入容器中所求得的容重; ❹5g粉样全部通过50目筛所需机械振动次数; ❺粉粒粘结后,一个粘结团粒中所含有的单一粉粒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