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药材鉴定
粉末药材鉴定主要是利用显微分析的方法来鉴定粉末状态的药材。药材在实际应用时,大多要切成薄片,或捣成碎粒,或磨成细粉;在生产各种成方制剂或提取有效成分时,也需将药材切碎或磨细。药材经粉碎后,已失去外部形态特征,容易混淆和掺伪杂品。粉末鉴定可保证药材的真实性和纯度,适用于鉴别破碎药材、性状和组织构造相似较难区别的药材,以及淀粉类、纤维类等物。
粉末药材鉴定除外观辨别其色、嗅、味外,主要是在显微镜下,以细胞形态学为基础,观察细胞、组织及内含物等的特征,并配合显微化学反应。此外,还应用荧光分析仪或荧光显微镜观察干粉末所发生的荧光,作为鉴别参考。近年有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粒、果皮、种皮及茎、叶的表面特征等。这些都有助于鉴别亲缘关系较近、形态特征区别微细的药材粉末。
我国于50年代初期开展粉末鉴定研究工作。1986年徐国均等著“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描述了380种常用中药的粉末特征并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