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毒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类毒素toxoid

又称脱毒毒素。细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外毒素,经化学药品(甲醛)处理后,成为无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剂。接种动物后能产生自动免疫,用以注射动物制备抗毒素血清。于类毒素中加入适量磷酸铝或氢氧化铝等吸附剂吸附的类毒素即为吸附精制类毒素。精制类毒素注入动物体后,能延缓吸收,长久地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增强免疫效果。

类毒素toxoid

将细菌的外毒素在39~40℃下,加甲醛使成0.4%处理20~30天,除去毒性仍保留抗原性,此抗原即为类毒素。主要用于外毒素致病的细菌性疾病。如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等,注射后可使机体产生抗毒素。在类毒素中加入适量明矾,明矾与类毒素结合发生沉淀,可制成明矾类毒素,注射后在体内吸收慢,刺激时间长,可产生大量抗毒素,提高免疫效果。临床应用的有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等。

类毒素

细菌外毒素经化学药品(如甲醛)处理脱毒后的制品。无毒,但仍保有抗原性,能刺激人体产生抗毒素。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如注射白喉类毒素可以预防白喉。白喉、破伤风的类毒素已作为疫苗使用。


类毒素

见“医药卫生”中的“类毒素”。

类毒素

细菌所产生的外毒素经化学品(如甲醛)处理去毒后的制品,毒性消失。具有抗原性刺激人体产生自动免疫的能力。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如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可以预防破伤风。

类毒素toxoid

是经理化因子(如甲醛、热、照射等)处理后,失去毒性,但仍保持抗原性的外毒素。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等,由于毒性强,直接作为抗原注射于机体易引起病理损伤,经过甲醛处理后使外毒素的电荷发生改变,封闭了自由氨基,产生甲烯化合物(CH1=N-)成为类毒素,免疫后可以产生抗毒素,有中和毒素毒性的作用。如白百破三联疫苗等。

类毒素

类毒素

某些细菌在繁殖过程中可产生致病的毒素,毒素经一定浓度的甲醛处理后,即失去致病作用,但保持原有的免疫原性。这种改变了性质的毒素称之为类毒素。用类毒素免疫动物所产生的抗体可以中和相应的毒素。因此,类毒素是一种很好的免疫预防制剂,例如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用于预防已具有50多年历史,效果是肯定的。
不同的毒素其化学结构各异,致病机理与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毒素为蛋白质,由毒素转变为类毒素其化学反应为: 毒素中的游离氨基或其他集团的氢原子与甲醛形成许多甲羟基-氨基群,这些不稳定的复合物可进一步反应,形成分子内的亚甲基桥或形成分子间的亚甲基桥聚合物,从而改变了毒素的结构使其失去毒力。但抗原决定簇的分子没有受到影响,故仍保留原有的抗原性。
类毒素来自细菌培养物,经甲醛作用使其解毒,失去致病力,但在培养物中除了毒素蛋白外,尚有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培养基中残存的有机物及无机盐类。这些物质接种人体可引起不良反应。为提高类毒素的纯度,可用硫酸铵盐析法或等电沉淀法进行精制提纯。近年来由于生化技术的发展,用葡聚糖凝胶层析、DEAE纤粘维素层析、电泳等方法可以得到较纯的类毒素,这种方法较为复杂,作为研究分析类毒素的抗原结构很有意义,亦可用于制品生产。目前供应的类毒素多为硫酸胺盐析或等电沉淀提纯的精制类毒素。
为增强类毒素的免疫效果,可加入AlPO4或Al(OH)3吸附剂,使成吸附类毒素。吸附剂具有佐剂作用。现在广泛应用的有白喉及破伤风类毒素。这两种类毒素可以混合制成二联制剂,也可与灭活菌苗或疫苗混合制成多联的制剂。
除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之外,还有许多种细菌也可产生具有病原性和抗原性的蛋白毒素,如气性坏疽梭菌、肉毒梭菌、葡萄球菌、链球菌、霍乱弧菌、志贺痢疾杆菌、百日咳杆菌、炭疽杆菌及鼠疫杆菌等。这些细菌产生的毒素都可用甲醛脱毒,使之变成类毒素,以此注射免疫人或动物,能产生相应的特异抗毒素。但是,这些类毒素都还没有广泛而有效地应用于预防接种。
气性坏疽类毒素,肉毒类毒素,虽然对预防免疫有很好的效果,但传染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必推广使用。葡萄球菌α类毒素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用于免疫动物所产生的抗体具有中和α毒素的各种生物活性,但对于实际防病效果还不能肯定。霍乱类毒素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经用此类毒素免疫,可以预防腹泻,目前有些国家正在研究试制,并在一些霍乱流行地区试用。可望霍乱的病死率将会因此而大幅度下降。但是,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抗毒免疫仅能预防霍乱的腹泻而不能代替菌苗预防感染,所以,类毒素加菌苗的混合制剂可能会起到既预防感染又可预防中毒腹泻的双重作用。

☚ 伤寒、副伤寒菌苗   白喉类毒素 ☛

类毒素

toxoid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