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米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昆蟲部 > 甲蟲 > 蛄䗐 > 米象 米象 mǐxiàng 即牛子。 蛀虫 蛀虫粮食、物品的蛀虫:蠹(蠹虫;蠹蝝) 蛀(蛀虫) 虫蝨 ☚ 各种害虫 吸人血的虫 ☛ 米象rice weevil蛀食粮粒的贮粮害虫。学名Sitophilus oryzae (Linnaeus)。鞘翅目,象虫科。广布全世界,中国分布于南方各省区。为害稻米、小麦、玉米、高粱、面粉、各种谷物及其种子、米麦熟食制品,还为害若干油料、薯类、干果、药材。在适宜条件下,被米象为害的粮食重量3个月可损失11.25%,6个月可损失35.12%。 玉米象和米象的外生殖器特征比较
各虫期形态与玉米象极相似,长期以来被误认为是一个种,前后经一个世纪的争论,直至1961年英国库歇尔(G. Kuschel)按雄虫外生殖器的区别肯定是两个种(见图)。1975年以来,中国粮食部门通过全国仓虫调查,发现中国大部分原定的米象实际上都是玉米象。成虫体长2.3~3.5毫米。幼虫长2~3毫米。也有个体较大者。成虫膝状触角的第三节长度与第四至七节各节长度相等,鞘翅上具橙黄色斑。雄虫外生殖器阳茎背面光滑,中央隆起,两侧无纵沟。雌虫Y形骨片两臂较粗(有多种变异)。幼虫头部额区内隆线呈一直线,上下端等粗。在温度25℃,湿度70%下,玉米象发育平均历期雄虫41.2天,雌虫42天,而米象雄虫44.6天,雌虫45天。成虫不如玉米象耐低温,在5℃时,21天即开始死亡。在25℃相对湿度70%以下成虫耐饥5.15天。贮粮宜保持干燥。通常采用防护剂、气控、高温、药剂熏蒸法防治。 米象rice weevilSitophilus oryzae L.,昆虫纲,鞘翅目,象虫科。广布全世界,中国主要分布南方各省区。为害谷类及其加工品、豆类、油料、干果、药材等,是重要仓贮害虫。本种各虫态与玉米象极相似,主要区别是雄虫外生殖器有明显差异。米象成虫体长2.3~3.5 mm,暗褐色;触角膝状8节,第3节长度与第4至7节各节长度相等;鞘翅上具橙黄色斑。雄虫外生殖器阳茎背面光滑,中央隆起,两侧无纵沟;雌虫第8节腹片“Y”形骨片两臂较粗(见“玉米象”图)。末龄幼虫体长2.5~3 mm,幼虫头部额区内隆线呈一直线,上下端等粗。一年发生1~7代,以成虫在仓内缝隙、铺垫物下或仓外越冬。成虫活泼,具假死性和上爬性,卵产于粮粒内,幼虫在粮粒内蛀食直至羽化。防治方法同“玉米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