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米芾《垂虹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米芾《垂虹亭》

米芾

断云一叶洞庭帆,玉破鲈鱼霜破柑。

好作新诗继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洞庭,注者或谓太湖别名,非;乃山名,指江苏苏州西南太湖中二小岛,洞庭东山(今与陆连)、洞庭西山。桑苎,注者或谓即桑麻,代家乡,亦非;乃人名,桑苎翁陆羽,唐诗人,隐居太湖南之苕溪,常与诗僧皎然等游东山。垂虹亭,宋仁宗庆历间所建,在太湖东侧吴江垂虹桥上。诗题与末句给全诗定位:诗人在垂虹亭上远眺东山一带太湖秋色。

首二句以散点式结构写一角风景,物象明丽,格调俊爽。诗家共知,写景诗需抓住地域与季候特征,以帆、鲈鱼、柑写江南秋色,原不足奇。但首二句能在老套的结构里,注进一些审美障碍,引起读者发现的兴味。果树收获与水产捕捞季节,太湖应舟船繁闹,但诗人却夸大那“一叶”:一帆远去,其轻其白有如天上淡云折落一翼。秋水澄明、秋霄朗净,云、帆、水相溶一色,江天寥廓景象因之突出。以诗境与实境的距离,以常中之异强化了审美功能。第二句信息更充分,它略去了“语言链条”中被诗学认为累赘的“连节”,让不同意象简洁紧凑地处于一句,增大了意象密度。句中两用“破”字,颇耐咀嚼。诗人《将至苕溪戏作呈诸友》有句云:“缕玉鲈堆案,团金菊满洲”,读之则“玉破鲈鱼”可豁然而通:细切的鲈鱼,洁白如玉。“霜破柑”,破字用如“破颜”之破,有“改……为……”的意思,语意即霜使柑桔由绿色变为金黄。皎然《洞庭山……桔树歌》有句云:“九月十月争破颜,金色离离色殷殷”,可证破字用法。第二句七个字包含的意象极为丰富生动,诗人表现的视觉对象、场景,能在读者“心眼”中唤起种种动态表现。刻本或作“金破柑”,则全句构成二比喻,句中藏对,亦饶兴味。但作“霜”字,使无生命的霜有了生气,亦佳。二句中帆、鱼、柑三物象联并而列,突现了垂虹秋色的迷人之处。

桑苎一词既如前解,则三、四句为倒置,理顺应是:因垂虹秋色弥满东南大地,我真想继踵桑苎翁,卜居洞庭,好时时写出新的诗篇。七绝第三句每为全篇转折之关键,先写结果,再写原因,突兀有力。而原因一句,又是一、二句写景基础上的兜结,隔开一笔,再应前文,又生似断还联之趣。这样全诗在章法上给人新鲜多变之感,爱之而欲居之的心情又显得恳挚自然。史载米芾冠服效唐人,风神萧散;又不与世俯仰,从仕数困。他历经洞庭、苕溪,有感于陆羽、皎然行迹,诗中作山泉林涧之想,当是情理之中。


米芾《垂虹亭》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 宋诗精品 - 可可诗词网

米芾《垂虹亭》

米芾《垂虹亭》

断云一叶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

好作新诗寄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注释】 ①垂虹亭:在太湖东侧的吴江垂虹桥上,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②洞庭:此处是太湖的别称,并非湖南的洞庭湖。《文选》李善注:“太湖在秣陵东,湖中有包山,山中有石室,俗谓洞庭。”③桑苎:桑树与苎麻,此处代指故乡。

【译文】 浩渺太湖之上,飘浮着一叶断云般的小帆。湖中鲈鱼白亮亮如同美玉,柑桔宛若金子金灿灿。我想写一首新诗寄往遍植桑苎的家乡,告诉亲人:这垂虹的秋色呵,弥漫了中国的东南! (陶文鹏)

【集评】 今·顾之京:“首句……‘一叶’不同于‘一片’,它与‘帆’都具有飘浮的动感,因而全句虽不用动词,却都能将动态隐含于名词与量词之中。次句两个‘破’字分别与‘玉’、‘金’搭配,既表现出玉破而成鲈鱼、金破而成柑桔的瑰奇境界,又形成‘句中对’造成音节的和谐与明快。第三句……用‘桑苎’代指家乡,十分新颖,使人联想到‘绿树村边合’的质朴乡村,恰与具有绚烂色彩的第二句形成对比。末句中仅用一个‘满’字,就写出了秋色的弥漫,正是‘烟云掩映’的‘米家’山水笔法。”(《宋诗鉴赏辞典》第629页)

【总案】 这首诗也突出地体现了米芾画家而兼诗人的特征。诗人以垂虹亭作为一个聚光点,把太湖的秋色写得格外明丽广阔,同时,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一叶白帆飘在太湖上,在广阔的背景下展示太湖的美丽风光。“玉破鲈鱼金破柑”,则是通过简化的手法突出鲈鱼和柑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东西,“玉”“金”,既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同时,也表现出其美质。后两句情中含景,景中渗情,把深厚的乡思和对太湖秋色的挚爱,融合起来表现,用笔巧妙。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