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米开朗琪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米开朗琪罗1475—1564Michelangelo Buonarroti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雕刻家、画家、建筑家和诗人。生于佛罗伦萨。幼年曾从名师学画两年,主要靠自学成材。他的雕刻代表作有大卫像和摩西像;绘画杰作是分别画在西斯廷教堂天花板和墙壁上的《创世纪》和《末日审判》;建筑设计有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和加必多利广场上的行政建筑群等。艺术创作虽以宗教故事为题材,但作品所表现的则是市民阶级的人本精神。在艺术风格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如中年时代所作的《大卫》雕像,即被认为是象征着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力量,体现了浪漫主义幻想和现实主义手法的有机结合。另有辑本诗集传世。

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1475—1564Michelangolo

意大利雕刻家、画家,文艺复兴时期以雕刻、绘画、建筑及诗歌上的卓越成就而被视为天才的艺术巨匠。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列塞。少年时代虽进入佛罗伦萨一所拉丁语学校学习,但对艺术的嗜爱很快转入美术专业的训练,在塑造形象的技巧方面及人文主义知识的教育方面获得裨益。1494~1534年他奔走于罗马和佛罗伦萨之间,为教皇和梅迪契家族完成了一批惊人的佳作。人文主义的理想与古典艺术的结合,使作品主题深刻、鲜明。动人而又充满内在力量的形象是通过对外在形体准确的概括实现的。严谨洗练的技法,宏大的构图和雄伟的气势,以人体表现人类的思想与意识,使他的艺术既赞美了人的智慧又拓展了盛期的艺术风格。晚年,因社会动荡,他的作品愈加冷静沉郁,充满着悲壮的激情,是他对民主政治的理想失望后在艺术创作上的反映。代表作雕刻为《大卫》、《摩西》(见彩色图版),绘画为西斯廷教堂巨型天顶画《创世纪》和壁画《最后的审判》等。

☚ 贝尔梅霍   拉斐尔 ☛
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1475—1564Mikailangqiluo, Michelangelo Buo narroti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出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没落小贵族家庭。他关心祖国的命运,曾经亲自参加过佛罗伦萨人民保卫共和制的武装斗争, 并担任城防工程的总监,被人们称为“市民之子”。他曾师从佛罗伦萨画家基兰达约,后又寄居罗棱佐·美第奇府邸,精心研究过美第奇家族所收藏的珍贵艺术品。他的雕刻代表作有 《大卫》和《摩西》。这些雕像健壮、逼真, 颇富生命力。米开朗琪罗绘画的杰作是《创世记》和《最后的审判》。内容都取材于《圣经》。在《最后的审判》中,作者借用当世界末日到来时,基督要亲自审判世人的宗教题材,来表现自己对当时社会的裁判。他将自己所敬仰爱慕的人,如但丁等,升入天堂;将自己所痛恨的罪恶人物,堕入地狱,表现了强烈的反教会的人文主义思想。他的绘画作品的总特点是雄浑、豪放,有强烈的雕塑感。他因此被誉为 “市民英雄的创造者”。

☚ 达 · 芬奇   拉斐尔 ☛
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 (1475—1564),意大利雕刻家、画家,文艺复兴时期以雕刻、绘画、建筑及诗歌上的卓越成就而被视为天才和艺术巨匠。生于佛罗伦萨卡普莱斯的小山镇。
童年时进入拉丁语学校学习,由于酷爱艺术,1488年离开学校到基兰达约的工作室学画,后又转入雕刻家乔凡尼的美术学校学雕塑。15世纪末,他在罗伦索·美第奇宫观赏了丰富的古代雕塑、绘画,深受其古典艺术的熏陶。1529年以佛罗伦萨卫戍总督的身份和市长一起反抗侵略。后来教皇朱理二世召他回罗马,委任制作宏伟的圣墓,包括40个等身石像。1534年前后,他来往于佛罗伦萨和罗马之间,为教皇和梅迪契家族完成了一批惊人的佳作。他的艺术创作在人文主义思想支配下,并受到萨伏那罗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他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在西斯廷教堂800平方米的天花板上,连续工作4年,独立完成了 《创世纪》 的巨幅天顶画。
中年作 《大卫》 雕像。大卫本是古代地中海东岸希伯莱民族统一的领袖,《圣经》 中说他擅长音乐,他还在少年时就被召去给扫罗王弹琴除邪。后来当扫罗王的军队无力抵抗从北非来的腓尼基人的入侵时,他便勇敢上阵,用甩石机打倒了敌人的首领歌利亚。在艺术技巧上,艺术家采用解剖学作为基础,使人体和全身的筋肉表现都极为合理极为自然,同时对于手的关节和大腿加以夸张加长,使左腿稍息,而把全身重量集中在右腿上。面部表情非常逼真,他双眉紧锁,目光炯炯,全神贯注前方,显示出要压倒一切敌人的威武姿态。这件作品成为后世艺术家学习雕塑的楷模。
晚年所作梅迪奇陵墓雕像 《晨》、《墓》、《昼》、《夜》 具有冷静而沉郁的悲剧性质,反映了当时意大利人民失去自由和独立的精神状态。其他作品还有壁画《最后的审判》、雕塑 《摩西》 和 《奴隶》等,还有建筑设计罗马圣彼得教堂的圆顶和加必利广场行政建筑群等,并有诗集多卷。米开朗琪罗与达·芬奇、拉斐尔并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 唐寅   巴赫 ☛
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 (1475—1564),意大利雕刻家、画家,文艺复兴时期以雕刻、绘画、建筑及诗歌上的卓越成就而被视为天才和艺术巨匠。生于佛罗伦萨卡普莱斯的小山镇。
童年时进入拉丁语学校学习,由于酷爱艺术,1488年离开学校到基兰达约的工作室学画,后又转入雕刻家乔凡尼的美术学校学雕塑。15世纪末,他在罗伦索·美第奇宫观赏了丰富的古代雕塑、绘画,深受其古典艺术的熏陶。1529年以佛罗伦萨卫戍总督的身份和市长一起反抗侵略。后来教皇朱理二世召他回罗马,委任制作宏伟的圣墓,包括40个等身石像。1534年前后,他来往于佛罗伦萨和罗马之间,为教皇和梅迪契家族完成了一批惊人的佳作。他的艺术创作在人文主义思想支配下,并受到萨伏那罗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他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在西斯廷教堂800平方米的天花板上,连续工作4年,独立完成了《创世纪》的巨幅天顶画。
中年作《大卫》雕像。大卫本是古代地中海东岸希伯来民族统一的领袖,《圣经》中说他擅长音乐,他还在少年时就被召去给扫罗王弹琴除邪。后来当扫罗王的军队无力抵抗从北非来的腓尼基人的入侵时,他便勇敢上阵,用甩石机打倒了敌人的首领歌利亚。在艺术技巧上,艺术家采用解剖学作为基础,使人体和全身的筋肉表现都极为合理极为自然,同时对于手的关节和大腿加以夸张加长,使左腿稍息,而把全身重量集中在右腿上。面部表情非常逼真,他双眉紧锁,目光炯炯,全神贯注前方,显示出要压倒一切敌人的威武姿态。这件作品成为后世艺术家学习雕塑的楷模。
晚年所作梅迪奇陵墓雕像《晨》、《暮》,《昼》、《夜》具有冷静而沉郁的悲剧性质,反映了当时意大利人民失去自由和独立的精神状态。其他作品还有壁画《最后的审判》、雕塑《摩西》和《奴隶》等,还有建筑设计罗马圣彼得教堂的圆顶和加必利广场行政建筑群等,并有诗集多卷。米开朗琪罗与达·芬奇、拉斐尔并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 唐寅   巴赫 ☛
0000750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