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Mǐ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崇仁,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回、傣、仡佬、土家、东乡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 《姓氏考略》注其源: ❶其引胡三省 《通鉴·注》 云: “米姓出自西域康居支庶,分为米国,后入中国,子孙遂以为姓。”望出陇西、高平。 ❷或为芈姓所改,“宋米芾以米为楚国之后。” 唐代有米嘉荣,供奉歌者; 五代有米至诚; 明代有米万钟。 米mǐ穀子去殼後的內仁。揚雄《蜀都賦》:“糴米肥䐗,𪋇不行。” 米 米四幕话剧。洪深著。1937年12月汉口华中图书公司初版。抗战戏剧丛书第一种。内收上海救亡演剧二队集体创作、洪深执笔四幕话剧《米》(1937年10月作)、张季纯独幕话剧《天津的黑影》(1937年11月23日完稿)。 ☚ 杀敌报国 拆桥 ☛
米 米歌剧。骆文、张凡编剧,莎莱作曲。1949年1月沈阳东北书店初版。附曲谱19首。 ☚ 全家忙 买卖公平 ☛ 米读音m·i(ˇ),为i韵目,属i—er韵部。莫礼切,上,荠韵。 ❶去皮或壳的谷类,去皮或壳的某些植物的子实。如:大米;小米。 ❷小粒食物。 ❸公制长度基本单位,一米合三市尺。 ❹姓。 上一条: 𪓬 下一条: 侎 米小米。 米〔mi〕 nzaot。 米虫 〔mi chong〕 ginb nzaot. 米豆腐 〔mi dou·fu〕 dab hotnzaot; mit doub fut。 米饭 〔mi fan〕 hliet moux;hliet ghueub。 米粉 〔mi fen〕 1.ghob nbednzaot. 用~做粑粑吃。geudghob nbed nzaot chud nbed nongx.2.mitfent. 米酒〔mijiua〕joudnoux. 米糠〔mikang〕ghobseat。 米粒〔mili〕ghoblebnzaot. 米面〔mimian〕ghobnbed nzaot. 米汤〔mi·tang〕ubnzaot。 米《广韵》莫禮·薺;bbǐ‖mǐ稻米。见下。 ◇ bbǐ零散的颗粒状或细条状的东西:有~仔pnàbbǐ'ǎ(虾皮) ❍ 茶~débbǐ(茶叶) ❍ 菜脯~càiboǒbbǐ(萝卜丝) ❍ 塗~沙toóbbǐsuā(小颗粒泥沙)。 米ㄇㄧˇmǐ二2250①名粟;小米。⑴冀鲁官话。河北〖mi34〗。⑵胶辽官话。山东临胊〖mi55〗。⑶中原官话。山东平邑〖mi34〗、枣庄〖mi24〗。山西新绛〖mi44〗、永济〖mi42〗。⑷晋语。山西太原〖mi53〗、临县〖mi312〗、石楼〖mi413〗、文水〖mi423〗、灵石〖mi213〗、榆次〖mi53〗。⑸西南官话。湖南嘉禾龙潭墟〖bi44〗。②名指零星的颗粒状或细条状的东西。闽语。福建厦门〖bi53〗。有~仔虾皮‖茶~‖菜脯~萝卜干‖涂~沙泛指小颗粒的泥沙。③名喻指蓓蕾。吴语。江苏苏州〖mi242〗。民间文艺《赵圣关》:「杏花含~二月里厢开,双飞燕子上梁来。」④形离结束还很远。吴语。江苏苏州〖mi242〗。好好叫~勒海勒还早着呢。⑤副别;不要。粤语。广东广州〖 〗。木鱼书《银合太子走国》:「我今劝你唔消转,其中底细你~知闻。」   米mǐ❶某些植物去掉外壳的籽实;特指稻谷去壳后的籽实 △ 小~∣花生~∣大~。 ❷像米粒的东西 △ 海~|虾~。 ❸长度单位,100厘米为1米。 ❹姓。 【注意】“米”作左偏旁时,末笔捺要改写成点,如“粗、糕”等。 米阴平mī
米mǐ
米❶稻米;大米:~粒︱~糠︱~粉︱~饭︱~汤︱~酒︱~面︱~价︱~仓︱~囤(dun)︱粜(tiao)~︱籴(di)~︱淘~︱碾~︱大~︱白~︱陈~︱粳~︱江~︱糯(nuo)~︱糙~︱机~︱柴~︱~珠薪桂︱水~无交︱鱼~之乡︱巧妇难为无~之炊。 ❷泛指去掉壳或皮后的种子等,多指可以吃的:粟~︱小~︱虾~︱高粱~︱花生~︱菱角~。 ❸公制长度单位,1米分为100厘米,合3市尺。旧称公尺或米突:千~︱分~︱厘~︱毫~︱微~。 米mǐ❶ 稻米,大米:米饭。 ❷ 泛指去掉皮壳的可以食用的子实:黄米│花生米。 ❸ 像米粒一样的东西:米兰│虾米。 ❹ 长度单位。 ❺ 姓。 米mi米醋 米饭 米粉 米黄1 米酒 米糠 米粒 米面 米色米汤 米突2 米线3 米制 米猪 白米 糙米 柴米 陈米 大米稻米 分米4 毫米 机米 江米 粳米 老米 厘米 纳米 糯米千米 微米 虾米 籼米 小米 玉米 租米 米袋子 米粉肉 米泔水 米糠油 米老鼠5 米粮川 米蛀虫 灌米汤 江米酒 小米面玉米面 高粱米 花生米 开司米6 克罗米7 老玉米 立方米 菱角米 平方米 米粒之珠 米珠薪桂8 柴米油盐 无米之炊 鱼米之乡过桥米线 吹糠见米 生米煮成熟饭 不为五斗米折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米mi❶稻米;大米:~主要用来做饭,还可以磨成粉做糕或做粉蒸肉。 ❷即公尺。国际通用的计量制度规定的长度主单位。一米合三市尺:百~短跑比赛|买3~布做衣服|这棵小树已经有两~高了。 米mǐ稻米;大米:这一二年旱涝不定,田上的~都不能按数交的。 (七五·1842) 米mǐ公制长度的主单位。◇法尺、公尺之称,此外还有许多音译词,如米达、米特、迷突、枚达、枚、咪、迈、迈当、迈达、梅得、每得、美德、密达、迈特、迈突、蔑、蔑度、买特尔、鲁米突、米得尔,等等。这些词均为法语mètre或英语meter的音译。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米还称“米突”,此词为日语借词,当时常用。这是日语翻译法语mètre或英语meter的词。后来,日语“米突”缩写成“米”,这个“米”也传到中国,如1907年佚名《赴日观操报告书》:“各军之电话线与他电信电话线并行时不得接近至二米以内。”1908年高似兰译,萧惠荣述《体功学·译例》:“一米即十个十分米,或百个百分米,或千个千分米也。一米当三九·三七英寸。”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飯食部 > 米麪 > 米 米 mǐ 本指小米,後則泛指脱膚之穀實。《說文·米部》:“米,粟實也。”段玉裁注:“《𠧪部》:曰:‘粟,嘉穀實也。’嘉穀者,禾黍也。實,當作人。粟舉連秠者言之,米則秠中之人,如果實之有仁也。果人之字古書皆作人……鄭注‘冢宰’職,九穀不言粟;注‘倉人掌粟入之藏’云:‘九穀盡藏焉。’以粟爲主,粟正謂禾黍也。禾者,民食之大同;黍者,食之所貴,故皆曰嘉穀。其去秠存人曰米,因以爲凡穀人之名。是故禾黍曰米,稻稷麥菰亦曰米。”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穀部 > 禾穀 > 米 米 mǐ 穀物脱去殼皮後之子實顆粒,後亦專指稻米。《説文·米部》:“米,粟實也。”段玉裁注:“《𠧪部》曰:‘粟,嘉穀實也。’嘉穀者,禾黍也。實當作人。粟舉連秠者言之,米則秠中之人,如果實之有人也。”《左傳·僖公二十九年》:“葛蘆來朝,舍于昌衍之上。公在會,饋之芻米,禮也。”《周禮·地官·舍人》:“掌米粟之出入,辨其物。”賈公彦疏:“黍、稷、稻、粱、苽、大豆,六者皆有米,麻與小豆、小麥三者無米,故云九穀六米。”《史記·貨殖列傳》:“楚、漢相距榮陽也,民不得耕種,米石至萬。”宋·陸游《夜寒》詩:“米貴僅供糜粥用,自傷無力濟元元。” 米mǐ〖名词〗 去皮、壳的谷类(5)。《晁错论贵粟疏》:粟米布帛,生于地。——小米、大米、麻布、丝绸,是从地上生长出来的。《原道》:民者,出粟米麻丝。——人民是生产小米、大米、麻布、丝绸的。《与于襄阳书》: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我现在只为每天的柴米和雇用仆役等费用着急。 米mǐ❶ 去皮的谷粒,特指稻米。《左传·僖公二十九年》:“馈之刍~。”(刍chú:喂牲畜的草。)陆游《夜寒》:“~贵仅供糜粥用,自伤无力济元元。” ❷ 一点儿。《吕氏春秋·察微》:“夫弩机差以~则不发。” ❸ 古代贵族衣服上的米状花纹。《尚书·益稷》:“藻、火、粉、~、黼黻、𫅚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 米*miC3D7 ❶大米;去壳的稻谷:小王是南方人,喜欢吃~饭。 ❷泛指去壳、皮后的某些植物的子实,多指可以吃的:小~/花生~/薏~。 ❸小粒像米的食物:虾~/海~。 ❹公制长度的主单位,旧称“米突”、“公尺”,一米合三市尺:这种布料很贵,买一~要花一百多元/这座山海拔三千多~。 ❺古代绣在衣服上细米似密集的纹饰:藻、火、粉、~、黼、𫅚、绣,以五采彰于五色,作服(《尚书》)。 ❻姓。 拟状物 拟状物圆形物:球(雪~;气~;棉~;绣~;煤~;铁~;铅~;篮~) 毬 团(花~;泥~;石~;纸~;云~) 蛋(铁~;泥~;粪~) 珠(~子;数~;滚~;眼~;水~;钢~;念~;记~;佛~;露~)弹(~子;铁~) 丸(~子;肉~;泥~;弹~;蜡~;药~) 环状物:环(指~;耳~;花~;铁~) 圈(~子;钢~;锅~;花~;篮~;金~) 套(桶~) 箍(桶~)彄(~环) 鐍 饼状物:饼(月~;铁~) 轮(车~;月~;滑~) 月(~琴;~牙) 团(~扇) 盘(磨~) 管状物:筒(竹~;气~;电~) 卷(蛋~;烟~;胶~) 管(气~;血~;竹~;钢~) 筩 杆(电~) 铁制的圆管:铁管 粒状物:粒(饭~;豆~;颗~;盐~) 子(棋~;石~) 沙(~糖;~金;豆~) 米(海~;豆~) 粟颗(~盐;雪~) 颣 疙瘩 纥繨扢搭 闪着银光的点状物:银砾 块状物:块(煤~;冰~;血~) 锭(金~;纱~) 碴(煤~;炭~) 砣(~子) 砖形物:砖(~茶;冰~;煤~;茶~;金~) 坚硬的小块物:砟(铁~) 堆状物:堆(煤~;粪~) 垛(麦~;柴~) 坨(盐~) 摞 塠 粥状物:糊(药~;面~) 膏(软~;牙~;浸~) 泥(印~;枣~) 浆(泥~;豆~) 羹(~汤;~汁;肉~) 冻(果~;肉~) 扣状物:扣(绳~;活~) 纽(~扣;衣~) 长形物:条(铁~;柳~;面~;油~;雪~) 棍(拐~;木~) 棒(磁~) 杆(电~;旗~) 竿(竹~)杠(撬~) 筋(钢~;铁~) 辫(发~) 缆(电~) 捻(~子;纸~) 茎(剑~) 炷(灯~;艾~;兰~) 带(领~;皮~) 柱(水~;冰~) 探物的细铁条:铁探子 针状物:针(钢~;银~) 刺(芒~;骨~;鱼~) 芒(麦~) 锥(毛~)扦(火~;竹~;牙~) 钉(销~;眼中~) 销子 线状物:线(米~;油~) 丝(蛛~;藕~;铁~;雨~) 缕(金~衣) 须(花~;虾~) 无数的线条状物:千丝万缕 万缕千丝 网状物:网(~兜;鱼~) 络(丝~;发~;橘~) 纱(铁~;窗~) 兜(网~) 蛛丝:蛛网 天丝 雾丝 飘动着的蛛丝:游丝 包状物:包(包包;山~) 泡(灯~;眼~;水~;气~) 沫(皂~;白~) 波状物:浪(声~;麦~) 波(音~) 脉(山~) 片状物:片(铁~;叶~;卡~;刀~) 皮(封~;粉~) 板(石~;纸~;地~;门~) 衣(地~) 膜(地~) 毡(~帽;~子;毛~) 红色薄片:霞片 粉状物:面(盐~;药~) 粉(奶~;齑~) 末(锯~) 屑(纸~;木~)霜(盐~;糖~) 斗状物:锅(烟~;烟袋~) 斗(烟~;漏~) ☚ 某种形态的物品 其他拟状物 ☛
粮食 粮食粮(粮石;粮斛;粮廪;粮糗;粮糒;米粮;食粮;夏~;断~) 粟(粟米;米粟;菽粟) 廪 禀 餦 糈(饷~) 饩 农食 粒食 谷食 物斛 本物 本货 谷米 米谷 米粒 米斛 颗粒 籽粒 粮食总称:粟(重农贵~) 粮食和人力:食力 精神食粮:灵粮 钱财粮食:赀粮 资粮 资食 金谷 粮食的颗粒:籽粒 粮食的果实:米(米米;稻~;花生~;包谷~) 粮食磨成的粉:面(面粉;面雪;白~;麦~;米~;豆~;细~) 粉(豆~;米~) 劣质的面粉:混合面 食粮丰足:足食 粮食极多:万箱 万钟 两年或两年以上的粮食储备:兼年之储 极其丰富的粮食储备:储九之富 粮食匮乏:艰食 粮食严重缺乏:粮荒 粮食对百姓极为重要:食为民天 食乃民天 民以食为天 (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等的总称:粮食)
另见:食物 饭食 饭 吃食 ☚ 粮食 各种粮食 ☛
子实 子实子(种子;菜~;瓜~) 种(种实;种粒;种穰;谷~;豆~) 某些植物的种子:籽(花~;棉~) 莲的子实:莲(莲子;莲实;建~;湖~)薂 的 菂 黄螺 白玉蝉 竹子所结的子实:竹实 竹米 竹实的美称:凤食 凤实 去皮壳的子实:米(花生~;石榴~) 芝麻的子实:麻(~子;芝麻) 麻的子实:黂 好的种子:良种 优种 (供种植用的果实:子实) ☚ 各种果实 果的各部分 ☛
各种食物 各种食物一种食物:一味 故乡的食物:乡味 藏族食物:糌粑 云南特色食物:饵块 饵魁巴巴 水陆所产的食物:水陆(~毕陈) 陆味 采自山野的食物:野馔 野外就餐时吃的食物:野餐 较丰盛的野餐:野宴 带刺激性的食物:熏辛 口味浓烈的食物:烈味 各种荤腥食物:三荤五厌 带腥气的食物:腥(~血) 含油脂多的食物:腻(油~;肥腻) 生或冷的食物:生冷(忌食~) 生食 鲜食 熏烤的食物:馔炙 煮熟的食物:馂饔 盘盛的食物:盘飧 盘馔 盘餐 鼎中的食物:饣束 口中的食物:口实 口中含嚼的食物:哺(吐~) 液状易消化的食物:流质 流食 象米粒样的食物:米(虾~) 很少的一点食物:箪食豆羹 极少的食物:寸食(~未进) 杯水粒粟 剩余的食物:馂余 吃剩下的食物:馂 ☚ 食物 肉食 ☛
很少 很少半(~声不吭;~钱不值;一星半点) 星(星星;星点;一星点) 片(~言;~善;半~) 点(点滴;一点;小点;丁点;半点;一点点;一丢点;一点儿;点丁点;一丁点儿) 尺(~地;~土) 寸(~功;~利;一~) 米(粒米;粒米之数) 鲜(鲜少) 少少 需少 一发 一毛(~不拔;九牛~)一沙(漠海~) 一粟(沧海~) 一线(~希望) 可怜(少得~) 蝇头 鸿毛 数量很少:指不多屈 屈指可数 屈指而数 偻指可数 数量很少,屈指可数:寥寥可数 落落可数 数量很少,没有几个:寥寥无几 寥寥无多 很少一点:一点半点 一点半点,很少一点:一斑半点 一班半点 极少:丝(丝毫;丝微;丝纹;一丝) 涓(~滴归公;~~细流;涓埃之微)毫(毫厘;毫忽;毫毛;毫丝;毫发;秋~) 微(微数;微乎其微)尺布 尺薪 尺缣 尺烬 几希 许许 绝少 抔土 跬步(~之劳)几希 几分 分铢 分釐 寥寥 一些半些 表示极少:线(一~希望) 极少或极小:丝忽 丝粟 极少数:个别 单独 很少而冷僻:稀僻 ☚ 少 稀少 ☛
装饰性的花纹 装饰性的花纹花饰 古代绣在衣上的花纹:米 古代礼服上绣的花纹:黼黻 古代礼服上绣的白黑相间的花纹:黼 古代礼服上黑青相间的花纹:黻 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图案 古代服饰及旗帜上所绣绘的下降之龙的图案:降龙 嵌饰在器物上的金银花纹:钑镂 器物上隆起的雕纹:瑑 用金银刻镂的花纹:钑花 用金银玉具等物镶嵌的界格花纹:钿窠 窗户上镂空的花纹:绮疏 棺材罩幕四角所画的如蚁的花纹:蚁结 ☚ 花纹 斑点 ☛
米 米米(大米;白米;稻米;新~;中~;上~) 雪花 红粒 白粲 香粒香稻 稻米名:藟散 秈稻碾出的米:秈米 霜秈 糯稻碾出的米:黍米 秫米 糯米 精舂过的白米:粲(白粲) 纯净的好米:精(精米;精粺;精稗;食不厌~) 粺 糃 祭神的精米:糈 碾得不精的米:粝(粝米;粝粱;粗粝;粗粝) 粗(粗米) 红米 糙米 脱粟 疏米 粗米 黄儿米 细碎的米:粞 碎米 淘过的米:淅(淅米) 储存的米:廪 乞讨得来的米:讨米 谷米之粒:粒 米的颗粒:糁(糁粒) 米粒 米麦的粗屑:籺 麧 核 米脱壳后未舂或舂的不精:糙 ☚ 稻谷 食品 ☛ 米mǐ莫礼切,上荠。 ❶去壳的谷子。《仪礼·聘礼》:“大牢,~八筐;……少牢,~六筐。” ❷泛指去壳的其他植物的子实。杜甫《秋兴》:“波漂菰~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❸贵族衣服上的绣纹。《书·益稷》:“藻、火、粉、~……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 米长度单位。符号m。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1792~1798年,法国德朗布尔(J.B.J.Delambre)通过子午弧弧幅达9°40′的测量,与1735~1744年间所测子午弧数据,推算了子午圈一象限的弧长,取其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命名为1m。1791年,法国决定把通过巴黎的子午线的1/(4×107)的长度规定为1m。地球子午线的测量完成后,根据测量结果用宽25.3mm、厚4mm的铂板制作了基准尺,它两端刻线间的距离为1m。该尺保存在巴黎档案局,叫作“档案原器”。1799年法国政府用铂制成端面尺A的“米”尺原器,称为“文物米”基准,其精度比定义短0.2 mm。1872年的国际会议决定以档案原器为准,用含有10%铱的铂合金制成截面近似X形的“国际米原器”,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1875年在巴黎召开米制国际会议,成立国际计量局,签订米制公约,确定以米原器在冰溶点温度时代表的长度单位。铱铂合金的米原器基准称为法尺,共31根。其中第6根为国际米原器,M=A-0.03μm,比定义精度长0.01 mm。1889年第1届国际计量大会批准以米原器作为米的标准。1927年第7届国际计量会议,以镉红谱线在温度15℃、气压760 mm水银柱高时的波长λ=0.64384696 μm,作为米的“证明基准”。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改为:1m是氪-86原子在真空中所发射的橙色光波波长的1650763.73倍,氪—86橙色谱线单色波长λ=0.605780211μm。其复现精度为4×10-9、准确度为10-8。1970年国际计量局建议,用甲烷的饱和吸收激光器作为最高长度基准。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又改为:米是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其精度为±4×10-9。原子核直径<10-14m。原子直径(1~6)×10-10m。人的头发直径7×10-5m。云中的水滴半径(2~15)×10-6m。亚洲第一高塔——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468m。万里长城全长6.32×106m。同步卫星在赤道上空3.6×107m。 米 米西域归化姓氏。隋唐时中亚米国人来华经商定居者,多以米为姓。如唐代乐工*米嘉荣。 ☚ 安 毕 ☛ 米 米mi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用m表示。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单位之一。起源于法国的米制计量制,米制采用当时认为最稳定不变的自然物——地球子午线的长度作为标准来计量长度。1790年法国科学家鲍尔德、康道尔赛、拉普拉斯和孟奇等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4 000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定义为1米。按这个标准制成的标准米是一根铂棒,称为存档米原器。1872年26个国家的代表在法国拟定米公约,1875年法、德、美、俄等17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正式签署该公约,公认米制为国际通用的计量制度,并成立国际计量局,制造出铂铱合金原器,作为长度和质量的国际单位。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决定将存档米原器的复制品铂铱合金米原器规定为米国际原器,简称米原器,作为长度的国际标准,存放于巴黎近郊色弗莱(Sevre)国际计量局。它的强度高,温度和化学的稳定性均比较好,保证了较高的精确度。后来,随着测量精度的提高,发现米原器与原来由子午线长度定义的长度相差0.023%,于是便径直以米原器为标准。当温度为0℃米原器用规定方法支撑着时,其端部细线间的距离规定为一米。然而这样就违背了原来以自然常数作为米标准的意图,用实物基准代替了自然常数。而自然界中很多物体的物理性质都会发生变化,以子午线为基础定义的米标准也不例外。并且这样规定的标准米不易复制,或多或少要受到环境影响,测量精度不高,不能满足计量学和其他精密测量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随着同位素光谱光源技术的发展,发现了宽度很窄的氪-86同位素谱线,加上干涉技术的成功,人们找到了以光波波长作为长度单位的自然标准。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对米的定义更改为:不存在引起波长改变的干扰因素(如多普勒效应、压力效应、斯塔克效应等)时,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与5d5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 650 763.73倍。米的定义更改后,国际米原器仍按原规定的条件保存在国际计量局。由于激光技术的发展,饱和吸收稳定的激光具有很高的频率稳定度和复现性,同氪-86的波长相比,它们的波长更易复现,精度也能进一步提高。因此在1973年和1979年两次米定义咨询委员会会议上,又先后推荐了4种稳定激光的波长值,同氪-86的波长并列使用,具有同等的准确度。1973年以来人们精密测量了从红外波段直至可见光波段的各种谱线的频率值。根据甲烷谱线的频率和波长值v和λ,得到了真空中的光速值c=λv=299 792 458米/秒,这个值非常精确,于是人们又决定把这个光速值取为定义值,而长度l(或波长)的定义由时间t或频率通过公式l=ct(或λ=c/v)导出。1983年10月在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上正式通过米的新定义:“米是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米的这一新定义的特点是把真空中的光速值作为一个固定不变的基本物理常数,而不再是一个可测量的量;长度标准通过时间标准导出,从而使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结合起来。米的定义的修改是使长度标准更精确和稳定。 ☚ 位移 时间 ☛ 米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长度的单位。符号为m。1983年10月17届国际计量大会给米的新定义是光在真空中1/299 792 458秒的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 米mǐ❶泛指去壳或皮的种子。如:大米(稻米),小米,花生米。 ❷公制长度单位之一,1米合3市尺。 ❸姓。 米 米法文metre的译音,或译作“米突”、“迈当”、“米达”。即“公尺”。代号m。长度单位。在公制中, 以通过巴黎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为1米。 ☚ 米突制 米突尺 ☛ 米mǐⅠ ❶ (稻米) rice: 白 ~ (polished) rice; 糯 ~ polished glutinous rice ❷ (泛指去壳或皮的可吃的种子) shelled or husked seed: 小 ~ spiked millet; foxtail millet; 花生 ~ peanut seed; peanut kernel ❸ (姓氏) a surname: ~ 宏 Mi Hong Ⅱ (公制长度的主单位) metre ◆米波 {无} metre wave; metric wave; 米尺 meterstick; metre rule; metre scale; metric scale; 米饭 (cooked) rice; 米粉 ground rice; rice flour; rice-flour noodles; 米泔水 water in which rice has been washed, used for processing drugs; 米糕 rice cake; rice pudding; 米黄 cream-coloured; 米酒 rice wine; 米糠 tikitiki; perpolitiones oryzae; rice polishings; rice bran; 米兰 Milan; 米老鼠 Mickey Mouse; 米粒 rice grains; {天} granule; 米粮川 rich rice-producing area; 米色 cream-coloured; buff; 米汤 water in which rice has been cooked; rice- water; thin rice or millet gruel; rice water; 米象 {动} rice weevil; sitophilus oryzae; 米雪 {气} granular snow; snow grains; 米制 {力} metric system; 米粥 congee; rice gruel; 米珠薪桂 Rice is as precious as pearls and firewood as costly as cassia. — exorbitantly high cost of living; high cost of living; Rice is like pearls and fuel as cinnamon — a year of famine.; Rice and fuel are expensive.; 米烛光 metre candle; lux 米metre(m) 米mǐ❶ 米珠薪桂
❷ 柴米夫妻|柴米油盐|赤米白盐|飞米转刍|无米之炊|找米下锅|珠米桂薪
❸ 薪桂米珠
❹ 吹糠见米|唱沙作米|桂薪珠米|舔糠及米 米mǐ甲骨文为象形字。作意符生成的字有糕、粮、糯等,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mi 阴平:眯(眯着眼) 咪(猫咪) 阳平:迷(迷信) 谜(谜语) 醚(乙醚,化学药品) 麋(麋鹿) 糜(糜烂。《说文》以“麻”为声符,参见“麻”字条) 上声:敉(安定也,敉平) 洣(水名,在湖南) 脒(有机化学物) méi 玫(玫瑰) 枚(本义为树木枝、干,现作量词,不胜枚举) 相关链接 1.粪、断、类、渊、娄、数中的“米”是简化字的符号,“奥”中的“米”本是“采”(禽兽足迹,读biàn),“粦“中之“米”本为“炎”,都与“米”无关。 2.玫、枚是仿“敉”得音的,故列于此。 米(mǐ)“ ,粟实也。象禾实之形。凡米之属皆从米。”(莫礼切) 甲骨文作 ,象许多米粒之形,中间一横为其界画。卜辞中或用其本义,如:“己巳,贞:王其登南囧米,惠乙亥?”(《合》34165)大意是,以囧地之米致祭于先祖。[1]王筠《说文释例》云:“米之形本难象,故字不甚明豁。四点,米也,十则聊为界画耳。凡凌杂之物,皆此形也。”构意是谷类和其他植物的内实,即去除皮、壳后的子实,如“大米”、“小米”、“玉米”等。 从米得声的字多有细小义,如迷、眯、 等。 米部有三十五个属字。如“精”字下云:“择也。从米,青声。”又如“粹”字下云:“不杂也。从米,卒声。”又如“氣”字下云:“馈客刍米也。从米,气声。《春秋传》曰:‘齐人来氣诸侯。’”晚出字为“餼”。又如“ ”字下云:“陈臭米。从米,工声。”《汉书·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其中的“红”为“ ”的借字。 米mǐ(6画)
 【提示】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米mǐ6画 米部 (1) 本指去皮后的粮食作物的籽实;后多指稻米: 小~|糙~|高粱~|巧妇难为无~之炊。 (2) 泛指脱去皮壳后的籽粒: 薏(yì)~|花生~。 (3) 小粒像米的食物: 海~|虾~。 (4) 量词。公制长度单位“米突”〖法mètre〗的省称。1米等于10分米,合3市尺。旧称公尺。 米 ☚ 米部 粱 ☛ 米mǐ甲骨文作上下各平列三点,象米形,中间一直线划开,或作横,或略斜。战国以后中间上下两点连成一竖,作米,成四点。指谷类或其他植物子实去了壳的名称。如:小米|花生米。特指去了壳的稻实。如:买十斤米|大米|白米。组词如:虾米。又用作译音字。从mitre来,旧名公尺,一米合市制三尺。 米★常◎常
mǐ象形,甲骨文、小篆象米粒之形,中为禾茎,隶定为“米”。本义为粟实,引申为粮食作物去壳或皮后的子实、像米的粒状物,假借为长度单位、姓等。 【辨析】 ❶以“米”作意符构成的字多与粮食有关,大致可分为四类:a.指粮食的类别,如“粮、粱、粟、粳”;b.指粮食加工品和余料,如“糇、糜、粥、糖、糟、糠”;c.由粮食的精粗引申指物质的优劣、纯杂,如“精、粗、粹、糙”;d.指与粮食有关的交易买卖,如“粜”“籴”。 ❷以“米”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mi,但声调不同。mǐ:敉∣mī:咪、眯∣mí:迷、麋。米 (mǐ)米形難象,點以象其細碎而已,“十”則界畫之也。 米 甲 篆 隶mǐ【析形】象形字。甲骨文字形用六个点表示米粒,中间一横表示将米粒连接在一起。小篆字形中间点画连成一竖,隶、楷字形从之。 【释义】《说文》:“粟实也。”本义是去掉皮、壳的谷类籽粒。未去皮壳者为粟,已舂去糠则为米。引申之,其他植物的籽实都可以称为米,如小米、玉米、大米等。有时也称粒小而像米的食物为米,如虾米。汉字中从米的字大都与粮食有关,如粒、糠、粟等。[鱼米之乡]盛产鱼类及稻米等的富庶地方。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graph character.In Oracle,the six dots refer to rice grains and the middle line gathers the grains together. 【original meaning】Husked cereal grains. 米 ☚ 吉 麋 ☛ 000013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