籰{}五7530名绕丝、纱的工具。⑴晋语。河南济源〖 〗。⑵闽语。广东潮州、汕头。翁辉东《潮汕方言・释器》:「~,竹制之物似苟,一端有平簷,可立于地。织妇用为络纱之器,俗呼为盒,省作~。《说文》:『~,所以收丝也。』」   籰yuè古代名物 > 紡績類 > 器具部 > 紡績具 > 籰 籰 yuè 亦作“籆”、“篗”。繞絲綫等用具。一端有柄,持柄摇動,絲即可繞於其上。《方言》卷五:“籆,榬也。”郭璞注:“所以絡絲者也。”《集韻·入藥》:“籆,或作篗。”宋·陸游《村舍雜書》詩:“累累繭滿簇,繹繹絲上篗。”明·宋應星《天工開物·調絲》:“絲匡竹上,其旁倚柱高八尺處,釘具斜安小竹偃月掛鈎,懸搭絲於鈎内,手中執籰旋纏,以俟牽經織緯之用。” 
籰 (康熙三十五年版《耕織圖·織圖》) 籰yueBB6C 古代纺织时,收丝的器具(见《广韵》)。 籰yuè (绕丝、纱、线等的工具) a spinning utens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