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籍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籍田 周朝实行井田制,把土地和奴隶分给奴隶主贵族。各级奴隶主贵族驱赶奴隶在所分得的田地里集体劳动。据《诗·周颂·噫嘻》记载,当时劳动的情况是“十千维耦”(两人协同耕作,叫耦耕)、“千耦其耘”。意思是说,2万人在一起耦耕,2000人在一起除草。周天子为了表示重视农业生产,并加强对这种大规模集体劳动的监督与控制,每年春耕开始之初,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耕作仪式。如上所举资料中有周成王“率时农夫,播厥百谷”举行“籍田礼”的记载。即由周天子亲自举锄破土,百官也依次在田间铲土,然后奴隶进行耕种。这一仪式一直坚持到周宣王时,因井田制的动摇才不再进行。 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田宅場圃部 > 田地 > 籍田 籍田 jítián 亦作“藉田”。古代天子、諸侯用民力耕種的田地。歷代至孟春皆有耕籍之禮,以示重農。其禮由天子、諸侯執耒耜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撥。各朝儀注雖有變化,但大同小異,至至清末始廢。《詩·周頌·載芟序》:“載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漢書·文帝紀》:“詔曰‘其開藉田,朕親率耕,以給宗廟粢盛。’”顏師古注引韋昭曰:“藉,借也。借民力以治之,以奉宗廟,且以勸率天下,使務農也。”《續資治通鑑·元世祖至元十五年》:“二月,祀先農,命蒙古胄子代耕籍田。” 籍田farmingpromoting land又称藉田。中国古代为象征天子诸侯躬亲农事,劝奖农业而设置的田地。一般设在京城南郊。相传天子籍田千亩,诸侯百亩。每逢春耕前,由天子率领公卿百官前往,亲自操犁耕地,称为藉礼,以示对农事的重视。但仅具象征意义,实际上籍田是在农官监督下,由奴仆、罪犯和农民耕种,所收获的谷粟,供作祭祀天帝、社稷和宗庙之用。 籍田 籍田帝王所亲耕田称籍田。《吕氏春秋·上农》: “后稷曰: ‘所以务耕织者,以为本教也。’ 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籍田,大夫士皆有功业。” ☚ 畿 畸零 ☛ 籍田 籍田亦称“藉田”。中国古代为象征天子、诸侯尊重农事,劝奖农业而设置的田地。一般设在京城南郊。春耕时择定某日,天子率领公卿百官前往此地,操犁耕地,这只具有象征意义。实际上籍田是在农官监督下由奴仆、罪犯和农民耕种。所收谷物,供作祭祀天地、社稷和宗庙之用。 ☚ 私田 王田 ☛ 籍田也作“藉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诗·周颂·载芟序》: “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传》:“……籍之言借也,借民力治之,故谓之籍田。”天子籍田千亩,诸侯百亩。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以及文武百官执耒耜在籍田上举行亲耕典礼,称为“籍田礼”,以奉祀宗庙及劝农务田。《国语·周语》记载了这种典礼的隆重情况。籍田上采取集体耕作的形式,设有司徒、田畯等农官进行管理。历代封建皇帝为表示其重视农业生产,亦往往行籍田礼,或亲耕籍田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