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簿Bù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黑龙江之嫩江县、辽宁之建平、河南之卢氏、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词典》据《姓苑》 注云: “以职务为姓氏。由于祖辈任职幕府掌管官署簿书,其后代取此姓。” 簿bù鹵簿,天子出行時的儀仗侍從。司馬相如《上林賦》:“鼓嚴簿,縱獵者。” 簿读音b·o(ˊ),为o韵目,属e—o—uo韵部。傍各切,入,铎韵。 上一条: 薄 下一条: 欂 簿读音b·u(ˋ),为u韵目,属u—ü韵部。裴古切,上,姥韵。 上一条: 埔 下一条: 𩍿 簿〔bu〕 ![]() ![]() 簿bù❶本子 簿供书写或登记用的本子:~子︱~册︱~籍︱~记︱账~︱册~。 簿bù❶ 簿子:记事簿|点名簿|收发簿。 簿bu簿册 簿籍 簿记 簿书 簿责 簿子 对簿 缘簿 账簿 簿记学 笔记簿 发文簿 户口簿 记录簿 考勤簿 练习簿 拍纸簿签名簿 日记簿 收文簿 意见簿 照相簿 作文簿 对簿公堂 簿bù簿bù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函札部 > 簡札 > 簿2 簿2 bù 訴訟文書之通稱。《史記·李將軍列傳》:“大將軍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漢書·李廣傳》:“大將軍長史急責廣之莫府上簿。”顔師古注:“簿,謂文狀也。”《晉書·苟晞傳》:“晞練於官事,文簿盈積,斷决如流。”清·華偉生《開國奇冤·約叙》:“小帽青衣,曾對公庭簿。”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簿契部 > 簿册 > 簿1 簿1 bù 登記、記録事物的册子。如國計簿、名簿等。《商君書·兵守》:“治簿檄,三軍之多,分以客之候車之數。”《漢書·食貨志》:“洛陽薛子仲、張長叔、臨菑姓偉等,乘傳求利,交錯天下,因與郡縣通姦,多張空簿,府藏不實,百姓俞病。”顔師古注:“簿,計簿也。”又《張釋之傳》:“上登虎圈,問上林尉禽獸簿。”顏師古注:“簿,謂簿書也。”《資治通鑑·梁武帝大同三年》:“丞相歡欲收兵更戰,使張華原以簿歷營點兵。”胡三省注:“簿者,軍之名籍。”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用具部 > 百官 > 笏 > 簿1 簿1 bù 即笏。《集韻·上姥》:“簿,笏也。”《周禮·天官·冢宰》“司書”漢·鄭玄注:“司書主計會之簿書。”賈公彦疏:“言簿書者,古有簡策以記事,若在君前以笏記事。”《三國志·蜀志·秦宓傳》:“宓以簿擊頰。”裴松之注:“簿,手版也。”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儀仗鹵簿部 > 總名 > 簿2 簿2 bù 鹵簿、車駕次第、儀仗。《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鼓嚴簿,縱獠者。”司馬貞索隱引張揖曰:“鼓,嚴鼓也;簿,鹵簿也。謂擊嚴鼓於鹵簿中也。”日本·瀧川資言考證引王先謙曰:“蓋天子儀衛森嚴,故鼓嚴簿。言鼓於嚴簿之中,而縱獵者也。”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簿契部 > 簿册 > 簿狀 > 簿3 簿3 bù 即簿狀。 簿簿bù❶ 登记用的册子。《汉书·路温舒传》:“从行,上登虎圈,问上林尉禽兽~。”也指官府的文书,记录口供罪行的簿册。《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于是上使御史~责魏其。” 簿*buB2BE 簿册 簿册册(册子;清~;底~;表~) 本本 本子 簿子 另见:纸片 装订 书写 记录1 ☚ 簿册 名册 ☛ 礼器 礼器古代礼器名:彝(彝器;彝俎;樽彝;夏鼎商~) 篹 豊 另见:礼仪 祭祀 器物 鼎器 ☚ 礼器 祭器 ☛ 登记 登记登(登录;~统) 上(~表) 注(~册) 挂(~名;~号) 籍(~吏民) 簿 另见:书写 账本 账目 ☚ 登记、开列 开列 ☛ 文书 文书簿 书文 书簿 文札 文符 文牒 简牍 简牒 简墨 简籍 另见:公文 书信 凭证 文件 ☚ 文书 上行文书 ☛ 簿bù裴古切,上姥。 〖簿〗 粵 bou6〔部〕/ bou2〔保〕普 bù ❶ 登記事物的冊子,或指公文。李延壽《北史.列傳第六十五.裴政》:「〜案盈几,剖決如流。」(剖【粵 pau2〔鄙狗切〕/ fau2〔缶〕普pǒu】:判決。)❷ 狀紙,文狀,有成語「對〜公堂」。班固《漢書.李廣蘇建傳》:「諸校尉亡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亡:通「無」,沒有。) ❸ 職官名,主簿的簡稱,主管文書簿籍及印鑑。張廷玉《明史.列傳第四十六.吳訥》:「父遵,任沅陵〜,坐事繫京師。」(沅陵:地名,位於今湖南省懷化市。坐事繫京師:因為犯事而被捕於京師。) 簿bù记载某种事项的本子。如:练习簿,户口簿,发文簿,记录簿。 簿bù(簿子) book: 笔记 ~ notebook; 簿bù
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