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簪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簪缨zān yīng❶古代官吏的冠饰。缨,结冠的带子,借指官位。武元衡《台中题壁》:会脱簪缨去,故山瑶草芳。杜甫《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 簪缨 簪缨古时官吏的冠饰,用来把冠固定在头上。这里代指做官。簪,簪子,一种连结冠帽与发髻的长针。 ☚ 君平 开发 ☛ 簪缨宋词典故·簪缨 【出典】 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望冠冕以何年,鹢路颓风。想簪缨于几载,既违语嘿。”(见《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全梁文》卷一九)。 【释义】 簪缨是古代贵官的冠饰。簪,连冠于发;缨,冠系。诗词中常用以代指高官显宦。 【例句】 ①挺生异质,亲逢盛旦,簪缨旧传家世。(晁端礼《上林春》[伊洛清波]420)这是说世代居官,门第显贵。②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867)这是说中原失陷,高官显贵都已逃散。 簪缨zān yīng插在帽顶上 作为装饰的缨子,一般为达官贵人所用:话说宝玉举目见北静王水溶头上戴着洁白~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十五·303)黛玉用手整理,轻轻笼住束发冠,将笠沿掖在抹额之上,将那棵核桃大的绛绒~扶起,颤巍巍露于笠外。(八·188) 簪缨 簪缨簪,簪缨,古代官吏的冠饰,因以喻显贵。南朝萧统《昭明太子集》三《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龙门退水,望冠冕于何年?鹢路颓风,想簪缨于几载?”明高道素《上元赋》:“簪缨世胄,冠盖望族。”——显贵的世家后裔,当官的豪门贵族。 ☚ 簪以黄支之犀,曳以苕华之玉 攒戈耀空 ☛ 官职 官职官(职官;一官半职) 秩 采 职分 阶衔 僚职 吏巾 吏职 冠巾 印信 簪笏 印把(印把子) 印靶子 另见:官吏 职位 官位 ☚ 官职 官阶 ☛ 显贵 显贵达(贵达;崇达) 高明 高贵 隆贵 隆赫 华贵 华显 隆丰 拖玉 衣锦 缨绅 簪缨 簪裾 簪绂 簪轩 权右 鸣珂锵玉 朱轮华毂 纡青佩紫 怀银纡紫 ☚ 尊贵 荣显 ☛ 帽饰 帽饰冠饰 ☚ 刀饰 面饰 ☛ 簪缨zān yīng官吏的冠饰。张说《㴩湖山寺》:“若使巢由同此意,不将萝薛易~~。” 簪缨zānyīng官吏的冠饰。喻指官吏、显要。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龙门退水,望冠冕以何年?鹢路颓风,想簪缨于几载?”唐李白《少年行》之三:“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武元衡《台中题壁》诗:“会脱簪缨去,故山瑶草芳。”杜甫《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诗:“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宋晁端礼《上林春·伊洛清波》词:“挺生异质,亲逢盛旦,簪缨旧传家世。”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词:“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明史·儒林传序》:“其它簪缨逢掖,奕叶承恩,亦儒林盛事也。”明高道素《上元赋》:“簪缨世胄,冠盖望族。” 簪缨zan ying❶ornamental hairpins and tassels on the hats of the nobility and influential people in ancient China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