簨读音s·un(ˇ),为un韵目,属en-in-un-ün韵部。思尹切,上,准韵。 ❶古时悬挂钟鼓的架子。 上一条: 箰 下一条: 𦠆 簨{}五7406名门闩。⑴西南官话。贵州遵义。《遵义府志》:「竹木石牡曰~,音笋。」四川宜宾。⑵赣语。湖南常宁。清唐训方《里语徵实》:「木石牡曰~。~音笋。」   簨縣鐘磬者,横曰簨。《禮記·檀弓上》:“有鐘磬而無簨虡。” 鄭玄注: “横曰簨,植曰虡。” 陸德明《經典釋文》: “簨,息允反。” 《禮記·明堂位》: “夏后氏之龍簨虡。” 鄭玄注: “簨、虡,所以縣鍾磬也。横曰簨,飾之以鳞屬; 植曰虡,飾之以蠃屬羽屬。”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擊樂器部 > 鐘磬 > 簨 簨 sǔn 亦作“”。古代懸掛鐘磬的架子中的横桿。往往雕繪精製,裝飾有加。《禮記·明堂位》:“夏后氏之龍簨簴,殷之崇牙。”鄭玄注:“簨虡所以懸鐘磬也。横曰簨,飾之以鱗屬;植曰虡,飾之以臝屬、羽屬。”漢·王充《論衡·雷虚》:“鐘鼓而不空懸,須有簴,然後能安,然後能鳴。”《舊唐書·音樂志二》:“樂縣,横曰簨,竪曰簴。” 簨sunBA8B 古代悬挂钟磬架子的横杆。 簨sǔn (古代悬挂钟磬的架子上的横杆) horizontal bar of rack on which musical stones were suspend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