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簞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竹部 > 竹品 > 簞竹 簞竹 dānzhú 亦作“單竹”。叢生大竹。地下莖合軸叢生。稈多直立,高約六丈,徑約二寸,節長二、三尺,頂梢微垂,分枝多,壁厚且韌。籜黄色,薄而硬。花枝細長,無葉;花期四月。稈有白粉,悦目可觀賞。剖篾供編竹器,亦用於造紙。髓及竹青供藥用。筍苦,不中食。晉·嵇含《南方草木狀》卷下:“簞竹,葉疎而大,一節相去六七尺,出九真。”晉·戴凱之《竹譜》:“單體虚長,各有所育。”書注:“單竹大者如腓,虚細長爽,嶺南夷人取其筍未及竹者灰煑,績以爲布。其精者如𣪺焉。”元·李衎《竹譜詳録·竹品譜·異形品》:“《番禺志》云:‘簞竹,每天旱,竹上有蟲蛀眼子即死矣。中有物青白相雜如骨灰狀,是謂天竹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