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
管理者是指那些从事管理过程的实现,而且对组织内的员工进行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其实施的人员。
在组织中这样的人员是很多的,尤其是在一个大型的组织中,人数更多,其类型也不少。这里从两个方面来阐明管理者的类型:按管理的层次可以将管理者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或称第一线管理者);按管理者从事的工作领域,则可以分为营销、财务、生产、人事、研究发展等不同领域的管理者(见图20)。

图20 各层次、领域管理者结构示意图
高层管理者只是少数几个人,他们对整个组织实现领导和指导。在企业组织中,高层管理者包括总裁、总经理、副总裁等;在大学中是校长、副校长、教务长;在军队中是将军;在政府机关中是部长、省长及总局局长等。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对环境发展进行宏观上的监视,并对其变化作出有预见的反响,据以进行整个组织的战略思考,并对组织今后的发展路线作出决策。
中层管理者包括处在组织中间层次的一大批管理者。一般说来,在企业组织中中层管理者包括工厂经理(厂长)、部门头头、地区经理等;在大学里,中层管理者主要是院长、系主任和职能部门的头头(处长);军队中是校官;在政府机关里则包括局长、司长与厅长。中层管理者主要从事于实现高层管理所拟订的战略,并对第一线管理者进行领导、指导和监督。中层管理者还担负着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的信息传达工作。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下,这种信息传达的工作大部分可以由计算机信息系统来实现。因而在近十几年来国外大公司大量精简中层管理者,以节省企业开支、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例如,美国杜邦化学公司在过去十年中精简了15%的中层管理者,壳牌石油公司在同期中精简了17%的中层管理者。
第一线管理者从事对在第一线上工作和劳动的员工进行监督和协调。一般说来,企业组织中第一线管理者包括工长、值班主任、科长、办公室主任、销售经理等; 大学里主要是教研室主任、研究室主任、科长;军队中则是尉官;政府机构中是指科长、办公室主任等。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层管理者是从第一线管理者中择优提拔的。
管理者Manager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管理者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协调者和监督者,广义的管理者包括经营者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者(参见“经营者”)。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志,可以对企业管理者作不同的划分。
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层级,可以将企业管理者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1)高层管理者,即经营者。一个企业的管理层级如同一个金字塔,高层管理者位于企业经营管理机构的最高层,即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其职责主要是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经营方针,为了保证企业发展计划的实施,高层管理者还负有为中层管理职位配备适当人才和引进有效的经营管理手段的职责。高层管理者主要包括公司董事会成员和首脑经理(总经理)。(2)中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位于企业管理系统的中层,其职责是根据高层制定的经营计划和经营方针,在各自分管的部门将经营计划与目标分解,并组织下属执行。在大型企业,中层管理者一般包括公司总部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和各事业部管理者,而在中小型企业,中层管理者一般是指各职能科室和车间负责人。(3)基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处于企业管理层级的最底部,是现场管理者,他们根据中层管理机构的指令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在大型企业一般是指生产车间负责人,而在中小型企业是指工长、班组长等。
按照管理职能的不同,可以将管理者分为:咨询管理者、决策管理者、执行管理者和职能管理者。(1)咨询管理者。咨询管理者主要承担决策咨询工作。他们根据企业内外部信息,对企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作出科学预测,为企业决策提供咨询,提出企业发展的课题。咨询管理者在性质上属于企业首脑的参谋机构,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2)决策管理者。决策管理者也就是企业经营者,是企业的首脑,是最高层的管理者。其工作是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及重大问题作出战略决策,把握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3)执行管理者。执行管理者主要承担企业管理中的组织工作。他们分布在生产经营的第一线,其任务就是直接组织人力和物力来执行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以生产型企业为例,从车间主任到工段长都属于执行管理者,执行管理者的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4)职能管理者。职能管理者主要承担企业管理中的协调工作。职能管理者分布在企业总部和事业部的各职能科室,其任务就是根据企业的高层决策,通过自己的专业系统,输出决策信息,促使生产经营部门之间的协调,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以上四种类型的管理者在企业管理系统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他们相辅相成,以完成企业管理的各项职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