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管勾外都水监丞司公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管勾外都水监丞司公事差遣名。外都水监丞司属官,或置二员,资浅者带“同”字。干办本司所管地分治河公事,位在外监丞之下。 简称❶提举汴河堤岸司。《宋会要·方域》16之18:“元符元年四月二十二日,工部言:‘请复置提举汴河堤岸司……。’从之。”《长编》卷497元符元年辛丑:“工部言请复置都提举汴河堤岸司……。从之。” 职源与沿革西汉有御史府之名,东汉始称御史台,或称兰台寺(《通典·职官》6《御史台》)。宋沿置(《宋会要·职官》17之1),天禧元年置言事御史,台谏合一,御史台权渐重;仁宗又明令宰辅不得荐举台官,中丞、御史缺员须由天子亲擢,宪台遂成为钳制相权与纠察百官的强有力机构(《大事记讲义》卷9《仁宗皇帝·台谏》)。 职掌为御史台长官(《通考·职官》7《御史台》)。 品位宋初沿唐五代之制,为正四品(《旧五代史·职官志》)。元丰新制定为从三品(《宋会要·职官》17之3)。元祐《官品令》升为正三品(《分纪》卷14《御史中丞》)。南宋时复为从三品(《宋史·职官志》8《官品令》)。序位在御史大夫之下,但御史大夫实不除人,因此御史中丞为御史台实际长官,须由皇帝亲擢。 简称❶权御史中丞。《宋史·王化基传》:“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宋会要·职官》17之23:“右谏议大夫王化基权御史中丞事。” 职源与沿革西汉武帝时始置侍御史(《太平御览·职官部》25《侍御史》、《事物纪原》卷5《侍御》)。宋沿置。 品位资格卑浅,未能正除殿中侍御史,则带“里行”,寓有“实习”之意。通常从曾担任过知县的三丞(太常丞、宗正丞、秘书丞)以上京官中选拔充御史里行(《玉海》卷121《祥符御史台》)。 职源与沿革秦时诸郡置监御史,监察御史之名源于此。正称监察御史,则始于隋开皇三年(583),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隋书·百官志》下)。宋沿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