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志 箕山之志指一心做隐士的志向。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 ☚ 鸿鹄之志 洁身自好 ☛ 各种志向 各种志向怀有的志向:负志 原本的志向:本志 素来的志向:宿抱 往日的志向:往志 幼年时的志向:幼志 晚年的志向:晚志 暮志 隐士的志向:箕山之志 箕颍之志 没有完成的志向:未竟之志 ☚ 有志向 各种程度的志向 ☛ 箕山之志jī shān zhī zhì归隐以保持全节的志向。“箕山”,古代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三国魏·曹丕(魏文帝)《与吴质书》:“而伟长(徐干)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晋书·向秀传》:“文帝问曰: ‘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 ‘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 箕山之志jīshānzhīzhì《吕氏春秋·求人》载:尧曾召见许由,想把天下禅让给他,许由推辞了,“遂之箕山之下,颍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后以“箕山之志”指隐居以全节操的志向。 箕山之志jī shān zhī zhì指隐居不仕的志向。参见“箕山颍水”。也作“箕颍之志”。 箕山之志jīshānzhīzhì见“箕山之节”。《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怡淡寡欲,有~,可谓彬彬君子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