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谐函数三要素jianxie hanshu sanyaosu
表征交流电的三个物理量。
❶圆频率、频率、周期。圆频率又称角频率,用ω表示。它反映交流电随时间变化的快慢。正弦量(正弦函数)单位时间角度的变化称为角频率,其单位是弧度/秒(rad/s)。频率用f表示,它表示每秒交流电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其单位是1/秒,称为赫兹,简称赫。例如从发电厂发出的交流电频率是50赫。无线电电子技术中遇到的交流电频率很高,常用千赫、兆赫表示。周期用T表示,它表示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的时间,其单位是秒。圆频率、频率、周期三者之间的关系为ω=2πf,T=1/f。
❷位相、初位相、位相差。 简谐交流电表达式中的(ωt+ᵠ)称为位相。它表示交流电某一时刻到达的状态,说明简谐函数某瞬时变化到什么阶段。由它能决定瞬时值的大小、正负,又能决定瞬时值的变化趋势。例如当电流的位相为0与π两种情况时,其瞬时值均为零,但二者状态却不同。前者瞬时值随时间增大而增加,电流由零变正,而后者却由零变负。可见位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t=0时的位相称为初位相,简称初相。两个同频简谐函数位相之差称为位相差。同频简谐函数之间的位相差等于初相差,设第一个简谐函数的位相为(ωt+ᵠ1),第二个简谐函数的位相为(ωt+ᵠ2),则它们之间的位相差为(ωt+ᵠ1)-(ωt+ᵠ2)=ᵠ1-ᵠ2。位相差反映了二简谐函数的步调状况。当位相差为0或2π的整数倍时,则说二简谐函数(又称简谐量)步调一致,或说它们是同步的。当ᵠ1>ᵠ2时,则说第一个简谐量超前于第二个简谐量。二简谐量超前、落后的标准约定以小于π为准。
❸峰值和有效值。峰值是简谐函数可能达到的最大值。简谐交流电的电动势、电压、电流的峰值用εm、Um、Im表示,交流电的有效值分别用ε、U、I表示。有效值与峰值的关系为ε=εm/
、U=Um/
、I=Im/
。交流电有效值的意义可以这样来理解:让直流电流、交流电流通过相同的电阻R,在一个周期内二者产生的热量相等时,则直流电的值称为该交流电的有效值。表为I2Rt=
,由此推出

这就是电流有效值的定义式。由定义式可以看出:求有效值时对瞬时值先平方,积分后再平均,然后再开方,所以有效值又叫方均根值。设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为i=Imsinωt,代入有效值I的定义式即可求得I与I
m的关系。

同理电动势、电压的有效值的定义式分别为:

在选择电容器的耐压值时,必须考虑加在这个电容器上的峰值。例如一个连接在有效值为220伏电源上的电容器其耐压起码大于220

=310伏才行,否则当电压达到峰值时电容器可能被击穿(实际上耐压值还应更大,以保证电压不稳时不致被击穿)。一般情况下有效值比峰值更常用,交流电表的读数几乎都是标的有效值。在计算交流电路问题时若不加声明,所给的读数一律指有效值,平时说的交流电压220伏即指有效值。
当圆频率、峰值和初相都确定后,则简谐函数完全确定,所以此三个量称为简谐函数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