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筚路蓝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筚路蓝缕 筚路蓝缕筚路: 古时用荆条竹木编成的车,亦称“柴车”。蓝缕:衣破如缕。拉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开辟土地,比喻极其艰苦地创业。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亦作“荜露蓝缕”、“荜路蓝缕”。 (文) ☚ 高歌猛进 意气风发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筚路蓝缕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 “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故事】:春秋时,郑国曾与晋国结盟。公元前597年, 楚庄王领兵攻打郑国, 在晋国援军赶到之前, 就攻陷了郑都荥阳, 迫使郑襄公认罪请盟。楚军班师回国。郑襄公等晋国援军赶到, 就请求晋军出兵追击, 为郑国报仇雪恨。少年气盛的中军副帅先轸认为, 应该答应郑国的要求, 出兵追击。可下军副帅栾书表示反对。他说:“楚国是不容易打败的。楚庄王常用楚国过去的君主若敖、蚡冒坐着柴车, 穿着破旧衣服去开发森林荒地的事迹来教育人民, 告诫人民要懂得生活的艰难, 时刻留意祸患的袭击, 不谁人民发生松劲情绪。现在楚军凯旋而归, 士气正旺, 又有戒备, 我们不可轻敌。”然而, 以先轸为首的一批将领不听栾书劝告, 草率出兵, 结果被楚军打得大败。 【意思】: 架着柴车, 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 柴车, 简陋的车; 蓝缕: 破旧衣服。形容创业的艰苦。亦作“筚露蓝蒌”。 【古例】: 《史记·楚世家》: “筚露蓝蒌, 以处草莽。” 蔡东藩, 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 第九回: “筚路蓝缕,孙公(孙中山)既开其先;发扬光大,我公宜善其后。”
筚路蓝缕 筚: 通“荜”,柴。路: 同“辂”,即大车。蓝缕: 破衣。原意是指楚国的先君坐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fén)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不可谓骄。” 春秋时期,诸侯之间混战不休,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兵攻打郑国。郑国派遣使臣到晋国求援,说楚军骄傲、无戒备,晋、郑两家联合起来攻楚,楚军必败。晋军中出现了两种意见: 同意者支持出兵,认为打败楚国慑服郑国,就在此一战了。反对者却说,楚庄王灭掉庸国后,常常提醒人民要警惕外来侵略者,并以楚国的先君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事迹来训导民众;同时还用“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劝诫军民。所以没有理由认为楚国骄傲、放松了戒备。反对者的意见虽然很有道理,但是没有被采纳。最后晋国出兵,被楚军打得大败。不久,楚国成为中原的霸主,晋国的实力大大削弱。 后人以“筚路蓝缕”来形容创业艰难,教育人们建设国家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筚路蓝缕 筚路(同“辂”):用荆竹树枝等制成的大车。蓝缕:即褴褛,破烂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形容创业艰辛。柯灵《向拓荒者致敬》:“五十年前文艺领域的拓荒者,不少已经离开人世,但给我们留下了~的动人形象,留下了他们在万方多难中的足迹。”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变式〕荜路蓝缕 〔近义〕含辛茹苦 〔反义〕坐享其成 〔辨析〕“筚路蓝缕”“含辛茹苦”都含有十分艰苦的意思;前者一般用来比喻创业的艰辛,而后者则单纯形容工作或生活的艰难困苦。 〔连用〕功不可没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筚路蓝缕;披荆斩棘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 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形容创业艰苦。(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例〉王进喜和他的战友们初到北大荒,筚路蓝缕,钻井探油,不愧为大庆油田的开拓者。 【披荆斩棘】pī jīnɡ zhǎn jí 比喻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奋斗。(披:拨开,劈开。荆:黄荆。斩:砍断。棘:酸枣树,泛指有荆的灌木。)〈例〉革命的先辈们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披荆斩棘,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辨析 都是比喻性成语;都有克服困难的意思;都常作谓语、定语、状语。 “筚路蓝缕”着重强调创业基础差;主要用于形容创业的艰辛,适用范围较窄;多用于书面语。“披荆斩棘”着重强调创业过程的艰难;既可形容创业,也可指做其他事情,适用范围较宽;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提示
筚路蓝缕借指艰苦创业。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 “然筚路蓝缕之功,在公论者,终不没于天下。” 筚路蓝缕bìlù-lánlǚ筚: 通“荜”,柴。路: 同“辂”,即大车。蓝缕: 破衣。原意是指楚国的先君坐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fén)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不可谓骄。”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成〉形容创业的艰辛:筚路蓝缕之功不可抹杀。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动词性,联合结构。 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形容创业的艰难。春秋时,楚庄王率军攻打郑国,晋国出兵援救。走到敖山、鄗山之间时,郑国皇戌认为楚军骄傲、气衰,怂恿晋军马上出击。晋卿栾书反对说:“楚国旧主若敖和蚡冒曾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带头开辟山林,艰苦创业。楚国经常拿这件事来训导国民,他们从未骄傲过。楚国大夫子犯曾经说过:‘理直就气壮,理曲就气衰。’如今我们理曲而楚国理直,怎么能说他们气衰呢?”(见《左传·宣公十二年》) 敝裘羸马、筚路蓝缕;乘肥衣轻、轻裘肥马○敝裘羸马bì qiú léi mǎ破旧的皮衣,瘦弱的马,形容生活贫困:家无长物,唯~|~以终老。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必须有大刀阔斧之力,方能收~之功|~,共创未来|在他乡异地开始了~的创业。 ●乘肥衣轻chéng féi yì qīng坐着骏马驾的车子,穿着轻薄的丝绸,谓富贵者的生活:~的纨绔子弟|公子哥儿~,岂知稼穑之艰。 ●轻裘肥马qīng qiú féi mǎ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他过惯了~、钟鸣鼎食的奢侈生活。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坐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1)。《子革对灵王》:筚路蓝缕以处草莽。——坐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丛生的杂草。 筚路蓝缕 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去开荒)。形容创业艰辛。筚(bì)路:柴车。蓝缕:破旧的衣服。 ☚ 饱经风霜 草行露宿 ☛ 创业 创业开迹 兆基 拓世 拓迹 ☚ 开创 开创事业 ☛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drive a cart in ragged clothes to break fresh ground —endure great hardships in pioneer work; be a trail blazer (/a pioneer); blaze a trail; cut swaths in a jungle;pioneering work (/spirit) 筚路蓝缕drive a cart in ragged clothes to break fresh ground;endure untold hardship in pioneer work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筚路:柴车;蓝缕:破旧的衣裳。形容创业的艰苦。pioneering work, endure hardships in pioneer work, blaze a trail 筚路蓝缕亦作“筚露蓝蒌”。《左传》宣公十二年记栾武子说“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杜预注:“筚路,柴车。”“蓝缕,敝衣。”是说楚国先君架柴车,着破衣,开辟山林。此语生动地概述了西周时楚国先民艰苦创业的精神,也反映了当时楚地荒僻落后尚待开发的实际情况。后世因以“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辛。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ǔ【解义】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难与辛苦。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驾着柴车,穿着破衣,去开辟山林。比喻艰苦创业。“筚路”,柴车;“蓝缕,”破衣。《左传·宣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疏:“以荆竹织门谓之筚门,则筚路亦以荆竹编车,故谓筚路为柴车。蓝缕谓敝衣也。”《左传·昭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 筚路蓝缕公元前597年,楚国派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小力薄,不是楚国的对手。为了保全国家,郑襄公一面率军抵抗,一面派人向盟国晋国求救。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筚路:柴车。蓝缕:破旧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形容创业的艰辛。《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释义】用以形容创业之艰困。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筚路(同“辂”):用荆竹树枝等制成的大车。蓝缕:即褴褛,破烂衣服。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形容创业艰辛。柯灵《向拓荒者致敬》:“五十年前文艺领域的拓荒者,不少已经离开人世,但给我们留下了~的动人形象,留下了他们在万方多难中的足迹。” 筚路蓝缕bìlù-lánlǚ《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破烂烂的衣服。架着柴车,穿着破衣,去开辟土地。后以指创业的艰辛。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用荆条编的柴车和破旧衣服。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解义】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难与辛苦。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筚路: 简陋的柴车。蓝缕: 衣服破烂。远古祖先垦荒时,推的是柴车,穿的是破衣,非常艰苦。形容创业艰辛。苏雪林《胡适的〈尝试集〉》:“但他的《尝试集》不但有~,以启山林之功,艺术也有不容埋没者在,我们又哪能舍而不论?” 筚路蓝缕bi lu lan lu筚路:柴车。蓝缕:破旧衣服。驾上柴车,穿着破衣去开辟土地。后用以形容创业艰难。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以启山林。” 筚路蓝缕 功不可没bì lù lán lǚ;gōng bù kě mò筚路:柴车;蓝缕:破旧的衣服;没:埋没。形容做某项工作十分艰辛,功劳很大,不可埋没。王利器《辞书热之可喜与可忧》:“第二例是陆澹安《小说词语汇释》。这部书是现在出版的小说辞典中最早的,~。” 筚路蓝缕bìlù-lánlǚ筚路:荆条编制成的装柴草的车。蓝缕:破旧的衣服。原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今形容创业的艰辛。《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ZZCS【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形容创业的艰辛。筚路:柴车。蓝缕:破旧的衣服。也作“荜路蓝缕”。 筚路蓝缕bìlù-lánlǚ〔并列〕 筚路,柴车。蓝缕,破旧的衣服。赶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形容创业的艰苦。《左传·宣公十二年》:“~,以启山林。”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左传·宣公十二年》: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即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后借喻创业的艰辛。也作“筚露蓝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