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策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策问

策问

一种于文中提出有关经义或政事等问题,以征求对答的议论性散文。因书于简策,以为难问,故名。对答者据其意图而阐发议论者曰“射策”,针对问题而陈述政事者曰“对策”。起源于西汉,如晁错有《贤良对策》。后世科举考试多采用之。又称“策论”。

☚ 传赞   诏令 ☛

策问

 唐代科举考试题目类型之一。如秀才科考方略策五道,明经科考时务策三道,开元礼科考策三道,三传科考策三道,史科考策三道,进士科考时务策五道,这些题都是策问。策问题在各科考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策问

策问

提出有关经义或政事等问题,以简策难问,征求对答的一种应用文体。起源于汉代,分两种:应对者针对问题而陈述政事者曰“对策”; 因其意图而阐发议论者曰“射策”。如晁错《贤良文学对策》,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杜钦《白虎殿对策》等,均为名作。以后逐渐发展为一种文体曰“策”。如《后汉书 ·边韶传》:“著诗、颂、碑、铭、书、策凡十五篇。”
策的写作,要求作者精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学问,能针对所问而确立题旨,但须不受所问限制而有主动阐发的能力,以经义联系时务。刘勰《文心雕龙·议对》:“难矣哉,士之为才也!或练治而寡文,或工文而疏治; 对策所选,实属通才。”策要写好,既须通晓管理国家的政务,又须具有渊博的学问和高超的写作才能,使写成的策,具有证验古今变化、论理明辨、切合事实时务,而富有适度的感情等特点,达到“治体高秉,雅谟远播”的标准。

☚ 策书   谕 ☛
策问

策问

文体名。汉以来考试取士,把政事、经义等问题写在简策上,使应考者逐条回答,叫策问,分对策、射策两类。对策是奉诏回答皇帝的提问,对答者针对所提问题陈述政见。射策是主试考官出题,写在简策上,分甲乙科列置案上,应试者随意抽题回答。实质上,对策、射策都是陈述政见的文章,属议论文的范围。两者都有固定的程式,特定的用途,所以也可归于公牍文的范畴。晁错、董仲舒、公孙弘、杜钦等都是作策文的高手。晁错《对贤良文学策》、公孙弘《对贤良文学策》、挚虞《贤良对策》、苏轼《对制科策》等是策问中的名篇。

☚ 牓子   对策 ☛
发问

发问

提问 设问 设疑
发问和回答:问答 讯唉
 自相问答:自环
以经义或政事等设问要求解答以试士:策问 问策
随便发问:漫叩
逗弄地发问:嘲问
(口头提出问题:发问)

☚ 表示问   反问 ☛

策问

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方法。汉代皇帝常以经义及政事中的问题书之于策,召纳臣民应对,谓之“策问”。因其意而阐发议论者曰“射策”,针对问题而陈述政事者曰“对策”。后世科举亦多采用之。

策问ce wen

type of essay giving answers to questions on Confucian canonical writings and state affairs

策问ce wen

type of essay giving answers to questions on Confucian canonical writings and state affair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