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农垦事业
云南的农垦事业,是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国家对战略物资橡胶的需求而创建和发展起来的。40多年来,农垦职工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依靠科技进步和不断深化改革,不仅使橡胶树北移成功,建成了我国第二个天然橡胶高产基地,而且形成了农林牧渔副全面发展、农工商运建综合经营、科教文卫事业配套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垦区从1951年创建,至1999年,云南农垦在昆明市和西双版纳、红河、临沧、德宏、思茅、文山、保山等7个地(州)、28个县(市),共建成国营农场39个(其中有22个国营农场地处边境一线),工业企业103个,商贸、旅游服务企业134个,运输企业24个,建筑企业20个;3个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1个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2所中专学校,1所干部学校,155所中小学,145个医疗卫生单位。1999年全垦区有职工11.06万人,拥有土地总面积20.10万公顷,已开垦利用13.10万公顷。截止1999年,累计为国家生产天然橡胶133.42万吨、茶叶9.66万吨、咖啡豆13 624吨、胡椒籽993吨、粮食170.87万吨、白糖52.82万吨,还有其他农副产品和工业产品。1995年末固定资产净值16亿元。1951—1995年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9.6亿元。在“屯垦戍边”,支持国家建设,推动全省热区开发,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