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第二节 农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农业对各个时期国民经济的影响/二、农村经济已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撑作用/四、农村发展对全省经济的促进作用/五、面向新世纪重塑辽宁农业的基础地位/第三节 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一、端正指导思想把农业放在首位/二、调整结构实现 “两个效益互补”/三、改善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四、挖掘资源潜力发展区域经济/五、强化科教兴农推进技术进步/六、强化农业投入建立多层次投入机制/七、稳定完善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八、加强基层建设完善服务体系/第四节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一、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和内容/(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 三、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 一、农业对各个时期国民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农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农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农业对整个社会再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兴盛或衰落。特别是在贵州这样一个山区农业省,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显得更加突出。 ☚ 三、前景展望 一、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第二节 农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农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河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一直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96年,农林牧渔业劳动力占全省社会劳动力的49.5%,农业总产值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的20.5%。1995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8.87%。农村社会总产值由1978年的130.84亿元增长到1996年的4 986.99亿元,占全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36.1%增长到1996年的53%,增长额占同期全社会总产值增长额的53.7%。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北农村生产了全省人口日常生活所需的绝大多数食物和轻工业所需的农产品原料,同时农村非农产业,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农村工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99.66亿元增长到1996年的4 248.64亿元,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 1978年的33.8%增长到1996年的67%,增长额占同期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增长额的68.6%。 ☚ 2. 1985年以后以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农村改革 一、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在全省人口和劳动力中的比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