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

北京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可追溯到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在京设立京师农事试验场,从事农作物栽培的试验示范和良种的引进试种工作。宣统元年(1909年),清廷颁布推广农林简章二十二条。辛亥革命后,京师农事试验场改称中央农事试验场。1914年建立棉花试验场,从国外引进棉花新品种进行试种、推广。1934年在安定门外地坛设第四农事试验场;之后,又陆续在房山、良乡、密云等县建立起农事试验场,通县建棉花试验场,普遍开展地方性的生产试验、示范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这些试验场又改为农业推广所,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市政府在发展农业生产中都很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建立充实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普及增产有效的生产技术、农业科学知识和先进的农具、农药、农机,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科学技术的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四) “稳住一头,放开一片”,试行全员聘任制   一、发展历程 ☛

  • 一、农业技术推广
  • 二、林业技术推广
  • 三、畜牧业技术推广
  • 四、水产技术推广
  • 三、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 第四节 科技兴农重大计划与工程
☚ (七)水利   一、农业技术推广 ☛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

古代, 上海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广大农民自己积累的传统丰产技术, 促进农业生产缓慢增长。宋代, 农业生产技术有较明显的进步。农民筑高堤以御洪水;用茭、蒲等水生植物以肥田; 朝鲜的 “黄粒稻”、越南的 “占城稻” 以及我国北方的小麦种植技术等, 都得到推广和普及。开始引入棉花种植。明初, 供农民选用的水稻良种达50余种。明清时代, 水稻栽培技术已比较进步, 其中有铁塔翻地深耕、密植、育秧栽培、除草、看苗施肥、施用骨灰磷肥、农家肥料腐熟、良种选育等。20世纪上半叶, 民国政府开始有少量机构和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但收效甚微。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先后建立了市、县、乡 (镇) 的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蔬菜等技术推广机构, 形成了健全的推广体系,深入农村基层,加强具体指导, 有力地促进了先进增产技术的普及, 推动了郊区农、林、牧、渔生产的全面发展。

☚ (三) 农产品加工类成果   一、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

天津农业技术推广历史久远。北宋时,宋辽对峙“界河”一线(今西青区、津南区、大港区、静海县等区县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屯兵修建“方田”,引淀灌溉,广数百里悉为稻田,主持者从规划农田入手,挖沟开渠,建闸修坝,以解决农田灌溉排水和改土治碱问题。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宝坻县令袁黄著《劝农书》,总结和推广前人和当代灌溉排水种稻经验。清朝同治年间培育出闻名中外的小站稻。新中国成立天津也曾办农业试验场、兴学校,推广农业技术,但技术推广组织不健全、队伍薄弱、人员素质低、设备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虽经历了曲折,却逐步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呈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 (三) 探索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新途径   一、发展历程 ☛

一、建设历程/(一)创立和建设阶段/(二)遭受干扰破坏和曲折发展阶段/(三)改革和发展提高阶段/二、主要项目与成就/(一)品种/1. 米/2.大豆/3.水稻/5.谷子

☚ (六)气象   一、建设历程 ☛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

山东农业和农业技术推广历史悠久。据史料考证,五六千年前,山东就已经营农业,种植黍(稷)、粟、麻等旱地作物。到了西周至春秋时代,已把各种作物驯化,农业生产发展到占支配地位。到战国时期就有了农业生产经验的文学记载,《吕氏春秋·审时篇》开篇就说:“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强调种地要因地制宜。该书《辩土篇》则指出:“慎其数,勿其数,亦无使数”(播种不宜过密过稀);“今兹美禾,来兹美麦”(今年长了好禾,来年再长好小麦)。后来,汉代《氾胜之书》、北魏《齐民要术》等古农书中,都较详细地记载了山东农业的经验,其中有些经验,如因地制宜、精耕细作、集约种植、以地养地等,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山东农业的发展历史,就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历史。

☚ (八)农业科技成果介绍   一、农业技术推广 ☛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

从公元1世纪中原铁犁中耕技术传入新疆,到4世纪普遍养蚕,广大农牧民利用光热条件实行谷麦两熟生产,5世纪开始植棉,7世纪认识作物种性,种植宿麦(冬麦)等等,都足以证明古代新疆农牧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耕作栽培技术经验。尤其是历代屯田,使中原地区的牛耕、铁犁、开渠、筑坝、蓄洪、凿井等农耕技术和工程性技术传入新疆,对促进新疆农业技术改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8世纪总结垦荒之法,利用指示植物判断荒地肥瘠,提出相应的晒荒、洗碱、麦豆轮作等改良措施,至今仍具实用价值。民国时期,虽然对农、林、牧技术推广进行过某些建设工作,但由于生产基础差、技术力量薄弱,加之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战火纷繁等原因,成效甚微。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政府组织大批农业科技人员、知识分子支援新疆建设,同时重视少数民族科技人才的培养,逐步建立健全农、林、牧、渔业技术推广网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显著地促进了农业的科技进步。

☚ (四)遥感技术   一、种植业技术推广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技推广/(一) 农业推广法规/(二) 农业推广组织/(三) 推广改良品种/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技术推广/(一) 创建与发展阶段/(二) 整顿与充实阶段/(三) 瘫痪与恢复阶段/(四) 改革与完善阶段

☚ (三) 遥感技术的应用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技推广 ☛

  • 一、推广体系
  • 三、推广技术
  • 第三节 科技兴农
☚ (五)农村经济管理研究   一、推广体系 ☛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分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已基本建成自治区、地、县、乡上下配套,农林牧渔水各业齐全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在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自治区农业的发展。

☚ 五、主要科技成果介绍   一、农业技术推广 ☛
000286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