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第二人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第二人称

 以第二人称作为叙述的主体进行记事,就是第二人称记事法。
 用第二人称叙述,大体上可分三种情况。
 一是“你”(或“你们”)指代读者,直接和读者谈心,讨论问题,使读者倍感亲切。这往往在文章的片断中局部运用。
 二是“你”不是指代读者,而是作品中的人物,同时有“我”出现。但是,这是与第一人称叙述法不同的,不是以“我”的眼光写“你”,而是立足点、观察点放在“你”的一边,以“你”的眼光来写“我”。例如朱自清先生的《给亡妇》,主体是“你”,由“你”及“我”。
 ……你虽不是什么阔小姐,可也是自小娇生惯养的。做起主妇来,什么都得干一两手;你居然做下去了,而且高高兴兴地做下去了。菜照例是你做,可是吃的都是我们;你至多夹上两三筷子就算了,你的菜做得不坏,有一位老在行大大地夸奖过你。你洗衣服也不错,夏天我的绸大褂大概总是你亲自动手。你在家老不乐意闲着;坐前几个“月子”,老是四五点就起床,说是躺着家里事没条没理的。其实你起来也还不是没条理;咱们家那么多孩子,哪儿来条理? 在浙江住的时候,逃过两回兵难,我都在北平。真亏你领着母亲和一群孩子东藏西躲的;末一回还要走多少里路,翻一道大岭。这两回差不多只靠你一个人。你不但带了母亲和孩子们,还带了我一箱箱的书;你知道我是最爱书的。在短短的十二年里,你操的心比人家一辈子还多;谦,你那样身子怎么经得住! 你将我的责任一股脑儿担负了去,压死了你;我如何对得起你!

 通篇用第二人称“你”,还有“谦”,用谈心的形式,表达“你”对“我”的诚挚的深情,“我”对“你”的怀念。娓娓动听,亲切感人,这是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所无法获得的表达效果。
 三是“你”不是指代读者,是作品中的人物,也没有“我”的出现。比如李株在《这样的战士》中,用“你”代替了何大庆同志。在和何大庆同志的亲切的谈话中,叙述了何大庆的革命功勋和牺牲经过,抒写了自己化悲愤为力量的情感,确能引起读者对何大庆的崇敬,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如果用“他”指代何大庆,以第三人称叙述,文章的感染力就要差得多了。
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

叙写事件时,把读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作为叙述对象进行交待的一种叙述方式。主要使用第二人称代词,将读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称为“你”或“你们”。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亲爱的朋友,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其中的“你”均指读者。对于第二人称,一直有两种意见。一是否认有第二人称。其理由是,叙述人称是由作者的立足点决定的,作者只能站在当事人或局外人的地位进行叙述,叙述人称也就只有第一、三人称。作品采用第二人称代词“你”或“你们”,仅仅是叙述者对读者和作品中人物的呼唤,“你”或“你们”只能是叙述的接受对象,并不能改变叙述者的当事人或局外人的身份。第二人称出现时,往往也有第一或第三人称出现。二是承认第二人称的存在。认为叙述者借用第二人称,直接与读者或人物展开对话,缩短了叙述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更易于传达思想情感,引起读者共鸣; 缩短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便于刻划人物,增强人物的感染力。两说的分歧在于对称述人称的认识上。前说以作者的立足点区别叙述人称,后者以人称代词区别叙述人称。现多采用前说。运用第二人称,应增加呼叫语,如“亲爱的朋友”,呼唤读者或人物,然后再用“你”或“你们”进行叙述,否则会造成人称混乱。

☚ 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 ☛
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

指对听说人或包括听话人在内的称呼。王了一《汉语语法纲要》: “凡称呼对话人或包括对话人在内者,叫做第二人称,即 ‘你’ ‘你们’。”

☚ 第二人称代词   称人之辞 ☛
000018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