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第三野战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第三野战军 第三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是以华中的新四军和山东的八路军一部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组编野战军的指示,1945年10月,由进入山东的新四军主力和留在山东的八路军,组成津浦前线野战军。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1945年11月,留在华中的新四军组成华中野战军,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1947年初,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下辖11个纵队。1949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全军进行整编的命令,整编为第三野战军,辖第七、第八、第九、第十4个兵团,由陈毅任司令员、粟裕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奋起反击,从1946年6月以后,先后取得苏中、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华东解放区的进攻。1947年8月,华东野战军主力转入外线作战,挺进鲁西南进军豫皖苏,与晋冀鲁豫野战军密切配合,纵横驰骋于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广大地区,歼灭、调动和吸引了大量敌军,直接威胁武汉、南京,打乱了敌人的战略部署。同时,坚持内线作战的兵团,也先后取得胶东、潍县、兖州等战役的胜利。1948年9月,主力部队取得了济南战役的胜利,随后同中原野战军一起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巨大胜利,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华东和中原地区。1949年4月,第三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并肩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国民党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和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随后以一部兵力进军东南边境,接连取得福州、厦门、舟山等战役的胜利。1949年10月,全部解放华东大陆及其沿海大部岛屿。解放战争时期,第三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245万余人。在战斗中,第三野战军牺牲11万多人,其中团以上干部195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野战军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1945年9月至次年6月,新四军主力和八路军山东军区一部,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部署,组成新四军兼山东军区,陈毅任军长兼军区司令员,饶漱石任政治委员。另组成山东野战军(又称“直属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黎玉任政治委员,辖两个纵队又两个师。同时,苏皖边区部队组成归属新四军建制的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张鼎丞任军区司令员,邓子恢任政治委员,粟裕任野战军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下辖三个纵队又两个师。组建后,华中、山东野战军分别取得苏中、朝阳集战役的胜利,并联合举行宿北、鲁南战役。1947年1月下旬,新四军、山东军区、华中军区撤销番号,合编为华东军区,下辖渤海、胶东、鲁中、鲁南、苏北、苏中军区,陈毅任司令员,饶漱石任政治委员;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组成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下辖十一个步兵纵队和一个特种兵纵队,约二十七万人(除去第十一、第十二纵队)。先后进行莱芜、孟良崮战役。同年9月,以七个纵队组成外线兵团,挺进豫皖苏,与晋冀鲁豫野战军协同作战,实现战略进攻。驰骋于(长)江、淮(河)、(黄)河、汉(水)间广大地区。同时,以四个纵队组成的内线兵团,夺得胶东保卫战的胜利,结束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8年3月,第二、第十一和第十二纵队组成苏北兵团,进一步打开了华中战局。9月以内、外线兵团主力发动济南战役。11月同中原野战军并肩作战,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巨大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1949年2月进行整编,改称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谭震林任第一副政治委员,张震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辖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兵团,共十五个军和一个特种兵纵队。4月起,与第二野战军一起发动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上海。6月领导机关与华东军区合并。至同年10月,全部解放华东大陆及其沿海大部分岛屿。1950年5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并入华东军区,撤销野战军和兵团番号。 第三野战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原为抗日战争时期在华中的新四军大部和在山东的八路军一部。1945年11月至1946年1月,先后整编为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1947年1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1949年1月,整编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辖第7、第8、第9、第10等4个兵团和1个特种兵纵队,共58万余人。1946年7、8月,华中野战军取得了苏中7战7捷的胜利。9至11月,山东、华中野战军在淮阴、涟水地区会师,12月至翌年6月,先后取得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的胜利。1947年8月,华东野战军组成内外线兵团。外线兵团在鲁西南地区歼敌1个整编师后,进军皖苏边区,与晋冀鲁豫野战军密切协同,开创了中原解放区。内线兵团先后取得了胶东、张店、周村、潍县、兖州等战役的胜利。1948年9月,解放济南。接着与中原野战军一起,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巨大胜利。1949年4月,同第二野战军、第四野战军一部发起了渡江战役,迅速解放了南京、浙江和苏南、皖南等地。5月,解放上海。至10月下旬,华东大陆及沿海大部岛屿均告解放。1949年12月,部队发展到82万余人。解放战争时期,第三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245万余人;牺牲指战员11万余人,其中包括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员谢祥军、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张元寿等团以上干部195名。 第三野战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主力之一。原为山东解放区的八路军和华中解放区的新四军,1945年冬编为山东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1947年1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1949年2月整编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第三野战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原为抗日战争时期在华中的新四军大部和在山东的八路军一部。1945年11月至1946年1月,先后整编为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1947年1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1949年1月,整编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辖第7、第8、第9、第10等4个兵团和1个特种兵纵队,共58万余人。1946年7、8月,华中野战军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的胜利。9至11月, 山东、华中野战军在淮阴、涟水地区会师,12月至翌年6月,先后取得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的胜利。1947年8月,华北野战军组成内外线兵团。外线兵团在鲁西南地区歼敌1个整编师后,进军豫皖苏边区,与晋冀鲁豫野战军密切协同,开创了中原解放区。内线兵团先后取得了胶东、张店、周村、潍县、兖州等战役的胜利。1948年9月,解放济南。接着与中原野战军一起,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巨大胜利。1949年4月,同第二野战军、第四野战军一部发起了渡江战役,迅速解放了南京、浙江和苏南、皖南等地。5月,解放上海。至10月下旬,华东大陆及沿海大部岛屿均告解放。1949年12月,部队发展到82万余人。解放战争时期,第三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245万余人。 第三野战军 第三野战军见“华东野战军”。 ☚ 银厂惨案 符竹庭 ☛ 第三野战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原为山东解放区的八路军和华中解放区的新四军。1945年冬整编为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奋起反击,从1946年6月以后,先后取得苏中、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华东解放区的进攻。1947年初,合编为华东野战军。同年8月,主力转入外线作战,挺进鲁西南、进军豫皖苏,与晋冀鲁豫野战军密切配合,纵横驰骋于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广大地区,歼灭、调动和吸引了大量敌军,直接威胁武汉、南京,打乱了敌人的战略部署。同时,坚持内线作战的兵团,也先后取得胶东、潍县、兖州等战役的胜利。1948年9月取得了济南战役的胜利,随后同中原野战军一起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巨大胜利,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华东和中原地区。1949年1月底,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全军进行整编的命令,整编为第三野战军,辖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等四个兵团和一个特种兵纵队及两广纵队,由陈毅、粟裕、谭震林等领导。同年4月,第三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并肩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国民党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和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随后以一部兵力进军东南边境,接连取得福州、厦门、舟山等战役的胜利。至1949年10月全部解放华东大陆及其沿海大部岛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