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外资利用 第一节 外资利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河南省农业部门抓住改革开放大好机遇,围绕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这一战略目标,积极拓宽引资渠道,突出引资效果和质量,使农业利用外资成效卓著。据统计,从1982—1995年底,先后引进各类项目47个,外资金额达21 520.03万美元,5亿日元。其中:农业项目17项,外资金额7 093.3万美元;林业项目3项,外资金额1 600万美元;畜牧业项目4项,外资金额2 756.32万美元;水利建设项目5项,外资金额8 583.5万美元;水产业项目4项,外资金额944.41万美元;科研教育项目9项,外资金额538万美元,5亿日元;社会福利项目5个,4.5万美元。提供外资援助的国际组织及国家和地区有: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世界粮食计划署(WFP)、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比利时、加拿大、荷兰和香港等。这些外资对增加河南省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扶贫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0余年来,河南省农业利用外资工作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1) 启动摸索阶段(1982—1987年)。这个时期机构刚刚成立,队伍也刚组建,对国际投资的大环境及趋向把握不够,对利用外资的程序和管理也缺乏经验,整个农业利用外资工作尚处于启动探索阶段。 (2) 调整完善阶段(1988—1990年)。在总结前五年利用外资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调整、完善、充实、优化”的工作方针,即调整工作部署,突出工作重点;完善各项制度,使之管理规范;充实领导和技术力量,为高效率的外资工作提供高素质的外资队伍;制定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为开创利用外资的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3) 扩大提高阶段(1991—1995年)。这一时期,紧紧抓住领导高度重视、投资环境改善、上下渠道畅通、各方面关系协调的大好时机,全力推进,扩大规模,是河南农业利用外资以来最好的时期。 ☚ 第八章 国际农业合作与交流 一、国际金融组织(世行贷款)项目 ☛
一、概况/二、农业项目/三、林业项目/四、水利项目/五、乡镇企业项目 ☚ 第六章 农业经济技术国际合作与交流 一、概况 ☛
第一节 外资利用 第一节 外资利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共中央“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指引下,山东省农业利用外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初步统计,1982—1990年,山东省农业系统合同利用外资总额达67 014. 09万美元(以下未指明的均为合同利用外资额),实际利用外资34 646. 28万美元,占合同利用外资的51.7%。利用外资项目达492个,其中,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19个,无偿援助项目7个,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项目466个。 从外资性质看: 无偿援助资金9650. 06万美元(包括实物折款),占总额的14.4%,主要来源于国际组织和德国、日本政府,多为实物折款,重点用于农业科研、林业、水利、农机及水产中社会效益比较显著的项目; 贷款32905. 74万美元,占总额的49.10%(其中无息贷款3 160万美元);合资、合作、外商独资等方式利用外资23 115.07万美元,占总额的34.49%;“三来一补”1343.23万美元,占总额的2.00%,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主要是水产项目和乡镇企业。 从外资来源看:国际组织援助和贷款为32 443. 41万美元,占总额的48.41%,重点是种植业、林业、水利、科研等周期长、社会效益大的项目;外国政府贷款或援助9987.07万美元,占总额的14.90%,多为出口信贷或实物折款;直接吸收利用外资(合资、合作、外商独资、三来一补等)为24 583. 61万美元。占总额的36.68%,多数用于水产项目和乡镇企业。 从行业利用外资情况看: 种植业11 948. 71万美元(其中用于治水改土7 963. 96万美元,农作物种子改良及加工382.7万美元,技术培训124.82万美元),占总额的17.83%;畜牧业8216.1万美元,占总额的12.26%;林业3081.09万美元,占总额的4.60%;水利14 092.62万美元,占总额的21.03%;水产利用外资13 111.85万美元,占总额的19.57%;农机29.41万美元,占总额的0.04%;乡镇企业16534. 31万美元,占总额的24.67%。由于林业和水利项目周期长、社会效益大,到目前为止,这两个行业利用的均是无偿援助和国际组织长期或低息贷款。水产方面利用外资发展较快,利用外资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补偿贸易、合资合作、国际金融组织无偿援助、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等。 从年度利用外资情况看: 1982年4 001万美元,1984年410万美元,1985年2440. 3万美元,1986年2 543. 74万美元,1987年1044. 85万美元,1988年16 870. 25万美元,1989年17 335. 82万美元,1990年22368.13万美元。 向山东省农业提供援助、贷款和直接投资的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有: 日本、德国、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西班牙、菲律宾、韩国、丹麦、原苏联、意大利、奥地利、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等。 世界银行贷款是山东省利用外资的重要渠道。截止1990年底,共引进了五个世界银行贷款农业项目:华北平原农业项目、中国山东种子项目、山东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家造林项目和加强灌溉农业项目。项目总投资23.62亿元人民币,其中世界银行贷款2.65亿美元,占全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总额的38%,高于国家规定的占总贷款额25%的比例,体现了对农业的优惠。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区涉及12个市(地)、65个县(市、区),项目内容包括水利、农业、畜牧、林业、水产、农产品加工等方面。项目建成后,可改造中低产田1 050万亩,营造速生丰产林面积80万亩,开发沿海滩涂和海水养殖面积9.2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0万吨、棉花9万吨,畜禽存养量、水产品产量及其加工能力等也将大幅度提高。 到1990年底,华北平原农业项目、中国/山东种子项目已经完成;山东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国家造林项目正在执行;加强灌溉农业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具体进展情况是: ❶华北平原农业项目,项目区涉及齐河、陵县、禹城三县,总投资2亿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3 000万美元。该项目1982年6月开始执行,1987年竣工,实际提回世界银行贷款2 906万美元,在该地区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❷中国山东种子项目,1990年竣工,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20万美元,为项目区健全了作物种子的生产、加工、仓储、销售服务体系,良种供应能力和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❸国家造林项目,1990年6月正式生效,安排山东省营造速生丰产林面积75万亩,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 200万美元; ❹山东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0.67亿元,其中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09亿美元。项目内容包括中低产田改造、畜牧业系列开发和沿海水产养殖。该项目1990年1月正式生效,1994年全部结束; ❺加强灌溉农业项目,1990年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并进入项目追溯投资期。项目总投资为11.93亿元,其中世行贷款1.135亿美元。项目区在泰安、济宁、枣庄和菏泽四市(地),项目内容以水利建设为中心,辅之以综合配套的农业措施,旨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提高粮棉综合生产能力。 ☚ 第八章 农业经济技术国际合作和进出口贸易 一、农业利用外资 ☛
一、农业间接利用外资/(一)农业利用外资特点/(二)间接利用外资农业项目的作用 ☚ 第九章 农业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进出口贸易 一、农业间接利用外资 ☛
第一节 外资利用 第一节 外资利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共中央 “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指引下,宁夏农业利用外资取得了很大成绩。据统计,1982—1994年,宁夏农业系统利用外资总额13 254万美元,利用外资项目28个,其中,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6个,无偿援助项目19个,三资企业项目3个。 从外资来源看:国际多边、双边无偿援助7 774万美元(包括实物折款),占总数的58.6%,主要来源于联合国机构和加拿大、欧共体、澳大利亚和香港世界宣明会,重点用于农业科研、林业、水利中周期长、社会效益大的项目;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3 700万美元,占总额的27.9%,重点是农业开发;外国政府贷款1 750万美元,占总额的13.2%; 直接利用外资(合资、合作、外商独资)为99万美元,占总额的0. 75%,多用于乡镇企业。 ☚ 第九章 农业经济技术国际合作和进出口贸易 一、农业外资利用 ☛ 000289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