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竹马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竹马舞

民间舞蹈。也称竹马会、跑竹马等。流行于辽宁省义县、营口、清源县一带。多在春节期间随秧歌队一起表演。竹马舞历史悠久,自河北传入至今已有二百多年。表演时,舞者扮演戏曲故事中的各种角色,以跑阵式表现骏马驰骋。舞者上半身表演不同人物骑马的姿态和表情,下肢则模拟马的各种神态动作。上下律动不同,却要配合协调。各地竹马舞表演形式基本相同,只是表现内容不一。义县竹马舞表演“银宗娘娘行围狩猎”,营口县竹马舞则表现王昭君远去塞外,长途跋涉的情景。竹马舞的伴奏,由唢呐、鼓、铙、钹、锣等打击乐器组成,配以秧歌曲牌“柳青娘”等。

竹马舞

竹马舞

竹马舞,即跳竹马,也称“马灯舞”,是一种灯彩歌舞。淳安跳竹马起源于明代,相传与元末起义领袖朱元璋有关。据说,朱元璋的军队在淳安万岁岭一带与元兵打仗。仗虽胜了,但朱元璋的坐椅却在这次战斗中战死了。为了纪念这匹神马,淳安百姓们使用竹篾制成了竹马,以后,淳安百姓逢年过节用作祭供祖宗。
早先的竹马外糊彩纸,腹里点蜡烛,只是祭具。后来发展为用红绿黄白黑五色布缠身,分前后两节,吊孔在人的腰间,像人骑着马,自由翻腾跳滚。表演竹马的都是少年男女,分生、旦、丑角色,正生骑红马,青衣骑黄马,小生骑绿马,花旦骑白马,小丑骑黑马。跳竹马也讲究程式,以“五梅花形”为主,后来发展了“开四门”、“一字阵”、“力马盘柱”等,多达108阵,但离不了退一进二、三角交叉,四边兼顾、梅花五点的基本跳法。
跳竹马,先是只突出“跳”,表演者不念不唱,是单纯的舞蹈。后来发展到讲吉利话,淳安人叫“吉时话”。如“跳马跳归堂,祝寿万年长”,“竹马跳三圈,个个都健康”。
现在,跳竹马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不仅是淳安百姓逢年过节的一种自娱自乐活动,而且随着千岛湖旅游事业的发展,跳竹马这一古朴的民间艺术渐渐也被推上了舞台和荧屏。现在,在千岛湖新景五龙岛上,每天定时在戏苑里表演睦剧和跳竹马等淳安特色戏,游人在观赏千岛湖风光同时,还可一睹民间艺术的风采。

☚ 绍剧   风景名胜/度假区 ☛
0002042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