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竹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竹笋zhúsǔn

竹子的嫩芽,是常见蔬菜。

竹笋zhúsǔn

〈名〉笋,是竹子的嫩芽,可作菜用,有春笋、冬笋等:今天我想吃竹笋炒肉。

竹笋

竹笋

笋(~干;春~;篾笋;玉笋;毛笋) 箘(竹箘) 稚(稚龙;稚子)鞭 樨龙 箨龙 龙雏 龙芽 龙孙 竹子 竹萌 竹胎 竹芽 竹牙 玉节 玉虬 玉版(玉版师;玉版僧) 玉婴 猫头 边幼节 甘锐侯
笋的美称:白玉婴
竹的地下茎:鞭节
竹地下茎上横生的芽:鞭笋
破土猛长的笋:迸笋
初生的竹笋:鞭茁 箭茁
嫩笋:箈 稚笋 笾笋
新笋:牙笋
冬采的笋:冬笋 潭笋 晚笋 雪笋
苦竹之笋:苦笋 谏笋
小笋:箭萌
大笋:母笋
(竹的嫩芽:竹笋)

☚ 竹的各部   芽、苗 ☛

竹笋bamboo shoot

禾本科(Gramineae)中竹亚科(Bambusoideae)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的可食用嫩肥短壮的芽,别名笋,古名菌、竹萌、竹芽、竹胎。每100克鲜竹笋含干物质9.79克、蛋白质3.28克、碳水化合物4.47克、纤维0.9克、脂肪0.13克。富含天冬素,对人体有滋补作用。
起源 原产中国。《本草纲目》(1551~1578)已有记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全世界计有30个属550种。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亚洲东部种类最多,达320种,其中印度136种,缅甸39种,菲律宾30种,新几内亚8种,朝鲜也有。美洲有179种。南非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有个别种类,亚洲西部和欧洲几乎没有发现野生种,非洲极少。中国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22属、200多种,分布全国各地,以珠江和长江流域最多,秦岭以北雨量少、气温低,仅有少数矮小竹类生长。
分类与分布 主要笋用竹有: ❶刚竹属(Phyllos-tachys)毛竹(P.pubescens Mazel)、淡竹[P.nigravar. henonis(Mitf.)Stapf ex. Rendle],分布于长江流域;早竹(P.praecox C. D. Chu et C.S.Chao)、石竹(P. nuda McClure)、白哺鸡竹(P.dulcis Mc.Clure)、乌哺鸡竹(P.vivax McClure),分布于浙江、江苏; 水竹(P. congesta Rendle),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 刚竹(P. bambusoides Sieb.et Zucc.),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山东、河南、陕西。
❷慈竹属(Sino-calamus)麻竹[S.latiflorus (Munro) McClure],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贵州、云南; 绿竹[S.oldhami(Munro) McClure],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 吊丝球竹[S.beecheyanus(Munro)McClure],分布于广东、广西; 大头典竹(S.beech-eyanus var. pubescens P. F. Li),分布于广东、广西:慈竹[S.affinis(Rendle) McClure],分布于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 梁山慈竹(S.fari-nosus Keng et Keng f.),分布于广西、贵州、四川。
❸刺竹属(Bambusa)刺竹(B.stenostachya Hack.),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 车角竹(B.sinos-pinosa McClure),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❹苦竹属(Pleioblastus)慧竹[Pl. hindsii (Munro)Nakai],分布于广东沿海各地。
植物学性状及生育条件 须根系。竹竿基部和竹鞭节上有大量须根。竹竿由竿茎、竿基、竹柄三部分组成,竹枝由竹竿节上的芽萌发长成。叶的大小、形状、色泽依竹种而异,亦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竹叶的盛衰直接影响发鞭和出笋产量。开花是植株衰老的标志,一旦开花植株死亡。
竹笋是竹竿的雏形,纵切面可见中部有许多紧密重叠的横隔,为以后竹竿内的节隔;包在横隔周围是肥厚的笋肉,为以后竹竿的竿壁。笋肉被笋箨包裹着。笋肉、横隔及笋箨的柔嫩部分均可食用。
喜温暖,毛竹在年平均温度14~20℃的地区都可种植,以16~17℃(夏季平均温度在30℃以下、冬季4℃左右)最宜。麻竹、绿竹和刺竹要求年平均温度18~20℃(其中一月份平均温度6~8℃),慈竹适宜年平均温度16~18℃(其中一月份平均温度2~4℃)。丛生型比散生型的竹种要求较高温度。宜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和透气良好、pH值4.5~7.0的土壤。抗旱力弱,干旱会抑制营养生长而促进生殖生长;过湿也不利地下茎和根系的呼吸与代谢;积水会引起地下部腐烂。


竹 笋


按竹笋地上部的分布状况及地下茎的生长习性分为散生型、丛生型和混生型三类。散生型的竹种有竹鞭,能在土中横向伸展,竹鞭上有节,节上长侧芽并生出鞭根。发育良好的侧芽,一部分发展成笋(称鞭笋),另一部分抽生新鞭。
栽培技术 以营养繁殖为主,如母竹移植、竹蔸移植、移鞭、移笋、竹竿压条、竹竿扦插等。母竹移植法应用最多,其优点是成活率高、新竹发展快、成林早,但繁殖系数小、母株体积大搬运不便。早竹类宜选基部直径为2~3厘米的二年生竹作种。竹枝扦插宜选壮健的1~2年生的嫩竹上的侧枝。一般竹节上生3条侧枝,居中者根原基少、发根难,应选左、右两边的侧枝扦插。长江流域毛竹的适宜栽植时期为11月至翌年2月,以年前为好; 冬季寒冷地区宜春季进行;珠江流域母株移植为4月至5月。侧枝扦插材料用7月间侧枝基部刚生出气根者为宜。毛竹母株移植每亩20~35株、移竹蔸或竹鞭每亩40~55株;早竹、淡竹、石竹、白哺鸡竹等中小型笋用竹,移竹每亩50~75株,移鞭每亩60~90株;丛生类型的麻竹每亩40株左右,绿竹70株左右;大头曲竹每亩约60穴,每穴2株。栽植后将土压紧和灌水。按氮、磷、钾为5:1:2的比例施肥。及时除草松土、埋鞭或覆土盖鞭。
散生型新竹出笋后,每隔3米左右选留一株长势健壮的成竹。笋用毛竹林每亩留母竹60~70株,7年以上的老竹一般于冬季砍伐,留养同等数量的新竹代替,以保持合理密度。丛生型一般在9月选留母竹,选留位置应宜于挖笋。3年以上的老竹于冬季砍伐。每隔3~4年清理一次老竹头,进行培土,使竹丛不断更新。
竹笋采收 毛竹鞭抽生后3~6年为发笋盛期。冬季可挖冬笋,清明前后开始采收春笋,8月采收鞭笋。早竹类的春笋品质比毛竹佳,鞭笋产量比毛竹高。丛生型竹栽植后2~3年开始收笋,5~6年产量最高,每年4月至11月为采收期。7月至8月为盛收期。竹笋的笋头刚露出土面为采收适期,过迟采收,纤维多具苦味。采收时扒开笋周土壤,露出竹鞭,据此用笋刀切断笋的基部,挖后将坑穴用土填平。
竹笋生产有大小年现象,在管理上应掌握大年适当减少留养的新竹数量,改善营养条件,增加当年发鞭和孕笋数量,以使第二年出笋量增加;小年适当增加留养新竹数量。数年后达到每年留养新竹数基本相同,逐渐消除大小年差距。竹笋生产还有退竹现象,竹笋中途停止生长并逐渐干枯或腐烂,发生原因是营养不良、竹鞭距母株较远营养供应不足、竹鞭或竹头受刀伤影响养分输送、笋芽受不良条件影响和竹笋被虫蛀食等。竹的虫害比病害严重:主要虫害有竹笋禾夜蛾,竹直锥大象虫、江苏泉蝇等。用敌百虫等杀虫剂防治,及时挖除受害竹笋,杀死幼虫。

竹笋bamboo shoots

又称笋。中国名特产蔬菜之一。竹类刚出土或将出土嫩茎的统称。春、冬、夏季均可收获,分别称为春笋、冬笋和鞭笋,以前者为主。中国的竹笋多产自刚竹属中的早竹、毛竹;慈竹属中的麻竹、绿竹。竹笋中含有纤维素、多种氨基酸等。鲜笋可菜用,或加工制干、制罐、腌渍等,味鲜美。

竹笋

竹类的嫩茎、芽。又称竹胎。由竹的嫩芽发育而成,味美鲜嫩,清脆可口,鲜笋中含维生素A、D及18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纤维素,具有助消化、增食欲、减肥、防痉、清渴等功效,是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保健食品。四川生产历史悠久,可鲜食,也可加工成玉兰片、笋干、盐渍笋和罐头等。四川方竹和筇竹的笋质较佳。全省23个市、地、州皆产,主产于乐山、泸州、宜宾、成都、涪陵等市、地。1991年全省笋用林面积约500公顷,笋、材两用林约8万公顷,产笋干约3962吨。

竹笋

竹笋

产于井冈山。皮薄肉厚,肉质鲜嫩,润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磷、铁、钙、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及微量元素,还含有大量的纤维素,食后能促进胃肠的蠕动,有助于消化,还有预防和治疗肥胖症的作用。可以把竹笋和猪肉、牛肉等荤菜混合烹调,可素食。

☚ 通心白莲   遂川金橘 ☛

竹笋zhu sun

bamboo shoots

竹笋

bamboo shoots


竹笋

bamboo shoot

竹笋

bamboo shoot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8: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