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黑散
【方源】: 《金匮》卷上。 【组成】: 菊花四十分 白术十分 细辛三分 茯苓三分 牡蛎三分 桔梗八分 防风十分 人参三分 矾石三分 黄芩五分 当归三分 干姜三分 芎 三分 桂枝三分 【用法】: 上为散。 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每日一次,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常宜冷食六十日止。 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功用】: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驱风除热,通经活络。 【主治】: 大风四肢烦重,风癫,中风瘫痪。 ❶ 《金匮》: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❷ 《外台》引《古今录验》:风癫。 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左瘫右痪,半身不遂,中风不语,手足拘挛,口眼歪斜,麻木不仁。 。【宜忌】: ❶ 《金匮》:忌一切鱼、肉、大蒜。 ❷ 《外台》:忌桃、李、雀肉、胡荽、青鱼,鲜酢物。 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孕妇忌服。 。【方论选录】: ❶ 《医方集解》:此手太阴、少阴、足厥阴药也。 菊花秋生,得金水之精,能制火而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故以为君;防风、细辛以祛风;当归、川芎以养血;人参、白术以补气;黄芩以清肺热,桔梗以和膈气,茯苓通心气而行脾湿,姜、桂助阳分而达四肢,牡蛎、白矾酸敛涩收,又能化顽痰,加酒服者,以行药势也。 ❷ 《张氏医通》:方中用菊花四十分为君,以解心下之蕴热;防、桂、辛、桔以升发腠理;参、苓、白术以实脾杜风;芎、归以润燥熄火;牡蛎、矾石以固涩肠胃,使参术之性留积不散,助其久功;干姜、黄芩,一寒一热,寒为风之响导,热为火之反间。 用温酒服者,令药性走表以开其痹也。郭雍曰:黑散本为涤除风热,方中反用牡蛎、矾石止涩之味,且令冷食,使药积腹中,然后热食,则风热痰垢与药渐而下之也。 ❸ 《医方论》:此方刘宗厚与喻嘉言俱谓其风药太多,不能养血益筋骨;汪赖庵谓用此方者,取效甚多。各执一见。 予谓方中四物咸备,不可谓无血药也。若中风初起表邪重者,用之尚可取效,然石膏、细辛二味,必须减去。 。 【备考】: 《外台》有“钟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