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端木蕻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端木蕻良1912—

辽宁昌图人
中共党员。作家。1940年到香港主编《时代文学》。后到上海主编《求是》。解放后,任北京市文联副秘书长等职。著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憎恨》等长短篇小说,《红拂传》、《戚继光斩子》等京剧剧本。
原名:曹汉文、曹京平
乳名:兰柱
笔名:端木蕻良、丁宁、叶之林、叶之琳、辽东公子、红莨、红莨女史(一作红良女史)、红楼内史、辛人、罗旋、金咏微、金咏霓、荆坪、隼、黄叶、曹之琳、曹坪、曹家京、螺旋、蕻、Chapin
化名:老曹
别名:曹之林

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论
月上枝头未得息——记端木蕻良青年时代二三
刘以鬯
周稼骏
(香港)世界出版社1977年版140页
解放日报1981年8月24日
端木蕻良和他的《曹雪芹》
端木蕻良小传
忆端木蕻良
编辑《科学新闻》的回忆
端木蕻良的原名、乳名与笔名
青年时代的点滴回忆
漫记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自传
王汉宗
李立明
翁灵文
端木蕻良
刘以鬯
端木蕻良
秦牧
深圳特区报1982年12月13日
*大任1976年23期
*大任1976年23期
新闻研究资料1979年1期
集萃1980年2期
长春1980年3期,端木蕻良近作第296页
花城1980年7集,文坛老将第157页
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2期,中国现代
作家传略(上)第670页
端木蕻良的家世和生平
论端木蕻良的早期小说创作
端木蕻良年谱
端木蕻良访问记
任惜时
任惜时
沙金成
彦火
辽宁大学学报1982年3期
社会科学辑刊1982年4期
四平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4期
集萃1982年5期,*当代中国作家风貌第
68页
端木蕻良的家世及作品的艺术风格
中国作家笔名探源: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小传
端木蕻良年谱
王统照与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年表
李兴武
于胜等
李兴武
李兴武
姚素英
东北现代文学史料1982年5辑
海燕1982年6期
东北现代文学史料1982年7辑
东北现代文学史料1982年7辑
百花洲1983年5期
文教资料简报(江苏)1984年9期
端木蕻良著作简目
壮心不已——访作家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
钟耀群
王正湘
李立明
文坛老将第197页
文苑掇英第195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486页
中国现代作家与作品(上海)第113页
记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写《曹雪芹》
端木蕻良
我的第一本书
曾保泉
张又君
编纂组
端木蕻良
北京文艺年鉴(1981)第362页
作家剪影第273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5册第70页
端木蕻良近作第337页

端木蕻良

忧郁的东北人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和他的《曹雪芹》
“五四”和我
鲁迅和端木蕻良
我的投影
关于端木蕻良
东北人士端木蕻良等《关于日本侵华十周年之
宣言》
孔海立
何 流
端木蕻良
马蹄疾
端木蕻良
钟耀群
毕万闻译
上海书店1999年版215页
北京日报1980年1月30日
新民晚报1993年5月4日
东北现代文学研究1986年1期
北方文学1986年10期
满族研究1987年2期
民国档案1992年2期
端木蕻良继萧红萧军后病逝
端木蕻良的感情世界
著名作家端木蕻良获首届中国满族文学奖荣誉
关国煊
赵淑敏
李方诗等主编
*传记文学1996年69卷5期
*传记文学1996年69卷6期
中国人物年鉴(1993)第416页
著名作家端木蕻良在北京逝世中国人物年鉴编辑
部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7)第402页
纪念人物:著名作家端木蕻良,其文学生涯70
周年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人物年鉴社编中国人物年鉴(1999)第429页
端木蕻良和《曹雪芹》叶永烈叶永烈采访手记第374页

端木蕻良1912——

筆名黄葉、葉之林、曹坪,遼寧昌圖人,1912年生。10歲隨兄赴天津,入匯文中學,未幾輟學。16歲入南開中學,组織新人社,出版文藝刊物《人間》、《新人》等。1932年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聯盟,主编聯盟機關雜誌《科學新聞》; 同年入清華大學歷史系。1935年赴上海,從事創作。抗日戰争爆發後,赴臨汾民族抗日大學文學系任教。1938年任重慶復旦大學教授,编輯《文摘》副刊。1940年赴香港主编《時代文學》雜誌。太平洋戰争爆發後,赴桂林、遵義、重慶、武漢等地,主编《力報》、《大剛報》副刊及文藝雜誌。1947年在長沙水陸洲音樂專科學校任學科系主任兼教授。1948年秋赴上海,主编《求是》 與《銀色批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赴北京,籌備北京市文聯,任副秘書長等職。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著有《大地的海》、《鴜鷺湖的憂鬱》、《爺爺爲什麽不吃高糧米粥》、《遥遠的風沙》、《渾河的激流》、《憎恨》等。

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1912—1996

小说家、剧作家。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1931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组织新人社,出版《新人》,发表《“力的文学”宣言》。1932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联盟,主编机关杂志《科学新闻》。1933年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反映草原上人民的抗日斗争,是其代表作。抗战爆发后,在临汾、重庆等地大学任教。1940年到香港、桂林、重庆等地主编文学刊物。创作了不少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大地的海》《大江》《新都花絮》,短篇小说集《鹭湖的忧郁》《遥远的风沙》《风陵渡》等。1949年8月回北京,任北京市文联副秘书长、创作部副部长等职。创作京剧《戚继光斩子》,评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长篇历史小说《曹雪芹》和散文集《花·石·宝》等。有《端木蕻良小说选》《端木蕻良选集》。

☚ 吴天   沙金 ☛
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1912.9.25—

原名曹汉文。曾用名曹京平、黄叶。笔名有丁宁、叶之林、曹坪等。辽宁昌图人。十来岁时曾随兄到天津汇文中学读书,开始接触到新文学,后辍学回家。1928年又到天津入南开中学读书,在校时曾组织新文学社团新人社,出版《人间》和《新人》刊物,他发表了《“力的文学”宣言》等。九一八事变后,因组织“刻苦团”(后发展为“抗日救国团”),开展学生的抗日运动,被学校除名。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联盟,主编机关杂志《科学新闻》。1933年因北平“左联”遭破坏,遂去天津从事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写作。作品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揭露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于1940年出版。1935年后从北平去上海,写作长篇小说《大地的海》(1938年版)。1936年至1937年间,他还写了《鸶鹭湖的忧郁》、《爷爷为什么不吃高梁米粥》、《遥远的风沙》、《憎恨》等短篇小说,后结集为《憎恨》(1939年)。作品多写东北人民在敌人铁蹄下的悲惨生活和对敌人的强烈憎恨,但表现手法简练而含蓄,引起文坛的注意。抗战爆发后,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重庆复旦大学任教,并在香港、桂林、重庆等地编辑《时代文学》等多种杂志和副刊。这期间,先后完成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风陵渡》(1939年)、《江南风景》(1940年),长篇小说《新都花絮》(1940年)、《大江》(1944年),以及《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等。其中短篇小说《螺蛳谷》,是抗战爆发后出现较早、人物刻画比较成功的正面描写抗日游击队的作品,当时颇为引人注目。抗战胜利后,他曾在武汉、上海、香港等地编辑多种杂志和副刊。建国后,曾在文艺部门任职。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度致力于戏曲剧本的创作,出版了《戚继光斩子》等多种。曾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曹雪芹》等。

☚ 廖子东   赛福鼎 ☛

端木蕻良1912—

著名作家。中国共产党党员。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笔名叶之林、罗旋、曹坪、金永霓、荆坪、红楼内史等。满族。辽宁省昌图县人。早年担任《南开双周》主编,倡议、创作、刊登新文学作品,并与同学组织“新人社”,创办《人间》和《新人》杂志。1932年秋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不久即参加了 “北方左联”,负责编辑《科学新闻》。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1935年又参加了“一二·九”运动,翌年初到上海。“八·一三事变”后流亡到武汉、临汾、重庆等地,先后在临汾民族革命大学、重庆复旦大学任教。1940年初去香港,编辑《大时代文艺丛书》,又创办《时代文学》杂志。1949年回到北京,先后任北京文联创作部副部长、出版部副部长、副秘书长等职。现为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主要作品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憎恨》、《大江》、《新都花絮》、《曹雪芹》; 改编小说 《蝴蝶梦》、《女神》、《步飞烟》;改编的京剧 《红拂传》和话剧 《林黛玉》、《晴雯》; 创作的评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罗汉钱》 及京剧 《除三害》、《戚继光斩子》等。

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1912—DuanMu Hongliang

现代作家。原名曹京平,曾用笔名黄叶、叶之林等。辽宁省昌图县人。
1928年到天津南开中学就读,在中学期间因组织过“新人社”、“抗日救国团”等进步爱国团体,被学校当局除名。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此间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联盟,并主编该机关杂志《科学新闻》,积极参加左翼文化运动。作为“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之一,端木蕻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写下一系列短篇小说,以强烈的憎恨心情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愤怒,反映了东北人民在敌人铁蹄下的悲惨生活。其中《𪉈鹭湖的忧郁》一篇,集中描绘出一幅东北农村生活凄厉郁懑的图画,在当时较有影响。这些作品后来结成短篇集《憎恨》(1937)出版。1933年秋端木蕻良在天津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第一部)。1935年回北平参加了“一二·九”运动。此后去上海,创作了长篇小说《大地的海》(1938)和短篇小说《螺蛳谷》等作品,后者在当时引起一定反响。他在抗战期间还继续完成并出版了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9),作品以“九一八”前10年间东北农民“推地”斗争为题材,表现了农村尖锐的阶级对立,反映了人民的抗日呼声,并且写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同时还创作出版了短篇集《风陵渡》(1939)等作品。抗战期间他还先后在临汾民族抗日大学和重庆复旦大学任教,后又辗转于香港、桂林、遵义、重庆、武汉等地,主编文学刊物,积极宣传抗日。1944年又完成长篇小说《大江》等作品。1948年回上海主编《求是》和《银色批判》等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担任过北京市文联创作部副部长、市作协副主席等职。他还创作、改编了京剧《戚继光斩子》,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1980年创作出版的长篇人物小说《曹雪芹》,是当时较有影响的人物小说之一。

☚ 张爱玲   楼适夷 ☛
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1912~1996

现当代小说家。原名曹京平。辽宁昌都人。有黄叶、罗旋等笔名。少年时在南开中学读书。曾组织进步社团,出版文艺刊物。193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时,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联盟,并开始创作。1933年写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深刻揭露了贵族地主残酷剥削压迫农牧民的种种罪恶,鲜明地展现了“九一八”前夕东北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1936年创作的又一部长篇小说《大地的海》,描写了组织起来的农民群众对日寇侵略者进行的英勇顽强的斗争。此外还写有《鸶鹭湖的忧郁》、《爷爷为什么不吃高粱粥》、《遥远的风沙》、《憎恨》等眷恋乡土和人民的短篇小说。1942年又写了长篇小说《大时代》。他的作品以辽阔的草原为背景,场面宏大而文笔细致,富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建国后曾任北京市文联创作部副部长等职。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写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京剧剧本及长篇小说《曹雪芹(上卷)》。

☚ 何其芳   孙犁 ☛
0000640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