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端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端方1861—1911

满洲正白旗人,亦署浭阳(河北丰润)人。
曾任江苏巡抚。川汉、粤汉铁路督边大臣等职。
姓:陶
满族姓:托忒克(一作托活洛)
字:午桥、午樵、悟樵
号:午亭、匋斋、陶斋
别号:浭阳渔父
谥号:忠敏
影射名:段扈桥

端方1861—1911

清末官僚。字午桥,号匋斋,托忒克氏,满洲正白旗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霸马道道员,升山东按察使。戊戌变法时,晋升三品卿衔,督办农工商局。变法失败,因荣禄保护,得免受惩。1899年任陕西布政使并护理巡抚,对在八国联军入京后逃往西安的慈禧极尽逢迎之能事,深得宠信。1901年起擢升为湖北、江苏、湖南等省巡抚,署湖广、两江等省总督。1905年任闽浙总督(未到任),出国考察宪政。次年归国,参与策划预备立宪,以抵制革命。任两江总督。宣统元年(1909年)任直隶总督,因在东陵拍摄慈禧葬仪被免职。1911年任川粤汉铁路督办大臣,时保路运动兴起, 9月率兵入川进行镇压。武昌起义爆发后,部下在四川资州(今资中)响应起义,将其处死。著有《端忠敏公奏稿》、《匋斋吉金录》等。

端方

端方结怨岑三
戊戌维新人物记
端方弟兄命丧四川
端方与赵尔丰
端方之死
端方与我国近代公共图书馆
端方(1861—1911)
端方死事状
南 湖
竺 公
伍文锺
马五先生
熊朝锏
李建中
张敏孝
罗振玉
*中央日报1962年3月21日
*畅流1952年5卷9期
*春秋1965年2卷3期
*大成1975年19期
武汉春秋1982年2期
图书馆界1984年1期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461页
云窗漫稿,*碑传集三编第7册第1653页

端总督传(端方)端 绵等四川辛亥革命史料(下)第621页,碑传集
补卷三十四
端 方
端方缘再起因果
端 方
端方被杀日期考
端 方
端 方
金 梁
沈云龙
沃丘仲子
陶宁村
宋教仁
赵尔巽等
近世人物志第291页
*近代史事与人物第141页
近代名人小传(中册)第28页
辛亥革命研究论文集第126页
宋教仁集(上册)第229页
清史稿第42册第12786页

端方

端方与南洋劝业会
端方对清末留学教育和华侨教育的贡献
端方入川受戮记
端方与暨南学堂
端方与我国近代文化教育事业
端方与清季预备立宪
论端方的渐进主义思想及其在江苏的实践
试论端方的教育思想
端方
朱英
戴学稷
何永忠
夏泉
刘高葆 李小蓉
刘高葆
张海林
夏泉
董方奎
史学月刊1988年1期
教育评论1990年3期
历史大观园1990年5期
暨南学报1995年2期
文史杂志1996年4期
学术研究1996年6期
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2期
暨南学报1998年1期
民国人物传第10卷第508页

端方1861——1911

姓托忒克氏,字午橋,號匋齋,满洲正白旗人,1861年 (清咸豐十一年) 生。1882年壬午科舉人,捐員外郎遷郎中。1896年任張家口税關監督。1898年任直隸霸昌道,後任陝西代理按察使。1899年任陝西按察使。其後任山西布政使、護巡撫。1900年調爲河南布政使,擢湖北巡撫。1902年攝湖廣總督,旋調湖南總督。1904年調江蘇攝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次年升閩浙總督,未到任。1905年派赴日本、英國、德國、比利時、瑞士、奥地利及埃及等國考察政治,歸國後,上《歐美政治要義》書,倡君主立憲之議。1906年任兩江總督。1909年調任直隸總督兼通商事務大臣; 同年10月,被彈劾免職。1911年4月,以侍郎候補充督辦粤漢川漢鐵路大臣;同年11月26日,入川壓制保路風潮,行至資州被新軍所殺。年50歲。著有《陶齋吉金録》、《陶齋藏石記》、《陶齋藏磚記》等。

端方

 满洲正白旗人。托忒克氏。字午桥,号匋斋。曾任按察使、布政使。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护卫慈禧太后逃往西安,深得宠信,旋升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1905年出洋考察政治。次年回国,奏请预备立宪,以抵制革命,旋任两江总督。1909年(宣统二年)调直隶总督,寻因拍摄慈禧葬仪被革职。1911年起用为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率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在资州(今资中)被响应武昌起义之部下杀死。有《端忠敏公奏稿》、《匋斋吉金录》等行世。

端方duān fāng

端正;端庄:身自~,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求必应。打一物。(二二·505)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五·97)

端方duānfānɡ

端正;正派。
他正道直行,品格端方。

不端;端方、端正、正当、正经、正派

○不端bù duān

(形)不正派:他自小品行~|勿与行为~者交往。

●端方duān fāng

(形)〈书〉端正;正派:为人~|举动~,容仪俊伟|品行~。

●端正duān zhèng

(形)正派:人品~|始知~心,寐语尚不诳。
*(形)正确:态度~。
*(动)使端正:~态度。

●正当zhèng dàng

(形)(行为、人品)端正:~人家|他是个~的商人。

●正经zhèng·jing

(形)端庄正派:她是~人家的女儿|你别老不~的。

●正派zhèng pài

(形)(品行、作风)规矩,严肃,光明:这个人很~,不会干那种事的|他为人~|作风~,为人忠厚。

正派

正派

正当 端方
为人正派:目不苟视 目不妄视
 为人行止端方:目不邪视 目不斜视
 为人端方正派:走方步
端庄正派:正经
正正经经、严肃认真的样子:正经八百 正经八本 正经八板 正经八摆 正二八经 正二八百 正二八摆 正儿八经 正儿巴经
(品行作风规矩严肃,光明正大:正派)

另见:正直 刚正 正大 正大光明

☚ 正派、谨慎   谨慎2 ☛

正(方~;雅~;圆圆~~;端端~~) 端(~方;~楷;~坐) 危(正襟~坐)
正与偏:夷险
物体不歪斜:端正 楷正 齐整 端端 周正
精美端正:精楷
精粹端正:精整
不偏不歪,端端正正:不当不正 不当不对
不偏不倚,端端正正:不端不正
端正的样子:端然 危然
平而正:详正 详平 平正 平伏 平整贴平 齐平 均平
顺畅平正:通正
高而正:隆正
(位置居中,不偏斜:正)

另见:︱歪斜

☚ 凹下   歪斜 ☛

端方1861~1911

清大臣。字午桥,号匋斋,满洲正白旗人,托忒克氏。清光绪举人,历任知县、道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等职。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 义和团运动时期,曾作《劝善歌》 等文告抵制革命,在湖广、两江总督任上积极讲求新政。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 与载泽等出国考察宪政 ,归国后建议预备立宪。宣统三年 (1911年) 任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四川保路运动兴起,率新军一标前往镇压,在资州(今资中) 为起义新军所杀。一生笃嗜金石书画。著有 《匋斋吉金录》、《端忠敏公奏稿》 等。

端方1861—1911

字午桥,号匋斋,姓托忒克氏。正白旗满洲人。考试中举后任郎中。光绪二十四年 (1898) 任直隶霸昌道,戊戌变法后,因上《劝善歌》标榜维新,得光绪帝赏识,升任陕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西逃,又因追随得宠,擢升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再迁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三十一年作为五大臣之一被派出洋考察政治,次年回国,上 《请改定官制以为预备立宪折》,建议实行预备立宪。同年任两江总督,宣统元年(1909)移督直隶,因在东陵拍摄慈禧葬仪被免职。三年复官,以侍郎衔督办川汉、粤汉铁路,旋率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行至四川资州 (今资中) 被湖北新军斩首。著述辑为《端忠敏公奏稿》、《匋斋吉金录》等。

端方duān fāng

端正;正派。《医学源流论》:“必访求世之实有师承,学问渊博,品行端方之医。”

端方1861—1911

清末大臣。满洲正白旗人。托忒克氏。字午桥,号匋斋。由荫生中举人,后为郎中。光绪二十四年(1898),任直隶霸昌道。因上《劝善歌》标榜维新,被光绪帝赏识,擢任陕西布政使,护理巡抚。二十六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时,因追随慈禧得宠,升湖北巡抚。二十八年(1902),晋湖广总督。三十年,调江苏,并先后摄湖广、两江总督。任内曾资遣出国学生甚众。三十一年(1905),擢闽浙总督,继受命作为五大臣之一出国考察政治。及还,上《请改定官制以为预备立宪折》。三十二年,移督两江。设官学,办警察,造兵舰,练陆军,定《长江巡缉章程》,声闻益著。宣统元年(1909),任直隶总督时,贪墨横暴。因在东陵拍摄慈禧葬仪被劾罢任。三年(1911),以侍郎衔督办川汉、粤汉铁路,将赎回的修筑权重新出卖给帝国主义。同年,率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并劾川督赵尔丰操切。至四川资州(今资中),所部鄂军起义,被士兵处死。著述辑为《端忠敏公奏稿》、《匋斋吉金录》等。

端方1861—1911

清末大臣。字午桥,号匋斋。托忒克氏。满洲正白旗人。光绪举人,授工部主事,后擢为山东按察使。戊戌变法时,得光绪帝信任,升三品卿衔,督办农工商局。变法失败后,由于得到荣绿保护,仍得信任。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任陕西布政使并护理巡抚。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他侍奉慈禧太后逃往西安,得到信任,累得升迁。1901年起,历任湖北、江苏、湖南巡抚,署湖广、两江总督。1905年奉派出洋考察宪政。翌年回国,建议清政府预备立宪,以抵制革命运动。同年9月任两江总督。1909年6月,调任直隶总督,不久被摄政王载沣罢免。1911年5月,清政府实行铁路国有,又被起用为川粤汉铁路督办大臣。当时保路运动兴起。同年9月,他率兵入川镇压。11月17日,他行至资川(今资中)被起义新军杀死。有《端忠敏公奏稿》、《匋斋吉金录》等。

端方1862—1911

字午桥,号匋斋。清末满洲正白旗人。托忒克氏。清光绪举人,授工部主事,后为山东按察使。戊戌变法时,得光绪帝信任,授三品卿衔,督办农工商局。光绪二十五年(1899)任陕西布政使并护理巡抚。次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他侍奉慈禧太后西逃,得到信任,后历任湖北、江苏、湖南巡抚,署湖广总督及两江、直隶总督。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奉派为出洋考察五大臣之一,筹备立宪。宣统三年(1911)任粤汉、川汉铁路大臣,率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在资州(今资中)为起义鄂军所杀。有《端忠敏公奏稿》、《匋斋吉金录》等。

端方

(清·咸豐十一年——宣統三年 1861~1911)字午橋,姓托忒克氏,滿洲正白旗。本漢人,姓陶氏,號陶齋,别署悟樵、浭陽陶父。清·光緒八年(1882)舉人,歷工部主事、陸軍部尚書、直隸(今河北)總督。嘗游西歐,考察各國政治,專念搜集意大利、埃及諸國資料,世稱大成古今中外者。返國後,拜南北洋大臣,除兩江總督,人望所歸。宣統初坐事奪職,後復出,預樞機。際會“辛亥革命”,銜命入川,至資州被執,因民憤大而腰斬于軍中。謚曰忠敏。博學多識,篤嗜金石,妙善考證,尤耽庋藏,從政之餘,收置彝器、瑰物、絹素、舊迹甚豐。尤工書法,偶寫山水小景,雖非專家,亦饒雅致。其遺品爾後流入日本不少。所著《陶齋藏器目》,成於光緒二十九年 (1903);《陶齋吉金録》,成于光緒三十四年 (1908);《陶齋藏石記》,成于宣統元年(1909)。尚有《陶齋藏磚》、《陶齋藏印》等。


端方詩書 (局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