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童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童生

 明清时期,府、州、县学的应考者称为童生,或称儒童、文童。名称中虽则有童字。但是童生的年龄是大小不一的。只要未取得府、州、县学的生员资格,均称童生。

童生;童声

◉ 童生tónɡshēnɡ  明清两代称没有考秀才或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例〉老~/ 老先生命运乖蹇,考到七十岁,还是一个~。
◉ 童声tónɡshēnɡ  儿童未变声以前的嗓音。〈例〉~独唱/ ~合唱团/ 孩子稚嫩的~真好听。

童生tóng shēng

科举时代去应考生员(秀才)的读书人:那些~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八四·1090)

童生【同义】总目录


童生文童
书生

书生

儒(儒士;生儒) 士人 士子 众士 庶士 徒侣 青藜 读书人 黉门客
士子对自己的谦称:小生 鲰生
读书人的美称:白衣公卿 白衣卿相 白衣秀士
读书人的通称:生(男~;新~)
求学的人:学人
读书人、文士:士流
在国子监肄业者:监生
习举业而未考取秀才的书生:童生
应秀才科考的士子:童生 儒童 文童
年老的书生:皓首书生
年轻的读书人:衿士 青衿(青衿子) 青襟子 青年书生
旧称年轻的读书人:读书种子
还没有取得功名的读书人:白袷蓝衫 白袷青衫
没有做官的书生:布衣束带
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后学
一般读书人:儒者
贫苦的书生:穷酸 寒酸 寒士 寒生
对贫寒读书人的轻蔑称呼:醋大
宋元时对贫穷读书人的嘲讽称呼:细酸
清贫的读书人:白士
贫寒的读书人:寒儒
贫穷的读书人:贫儒 穷措大 白屋之士 白屋寒儒
众多生活贫困的读书人:八百孤寒 孤寒八百
贫寒失意的读书人:措大
安贫乐道的书生:白衣卿相
爱写俗字的读书人:尺二秀才
(读书人:书生)

☚ 不够好的学生   儒人 ☛
童生

306.童生(p2340.3)

释文有云: “明清科举,凡中学以前,无论年龄老幼,皆称童生;入学以后则称生员。”
按:释文有误, “凡中学以前”云云, 其意费解。似当作:“凡进学(考中秀才之谓)以前,……皆称童生。”如《儒林外史》第三回载,范进五十四岁考中秀才之前仍被称为童生,可证。

☚ 章草   童子郎 ☛

童生

科场称谓。明清对士子未经录取入府、州、县学读书前之称谓。别称“儒童”、“文童”。无论老幼,皆用是称。童生要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合格者才能进入县学、州学、府学成为生员。文童是相对武童而言,以示文、武考试体系的不同。

童生

别称文童。清制,满洲八旗子弟和汉民子弟,欲考取生员资格,须赴童试。凡应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满、汉文童,愿习武者,可应武童试。

童生

童生

别称“儒童”、“文童”。明、清两代,尚未通过考试取得生员资格的读书人,不论年龄大小,皆称为“童生”,年长者或称为“老童生”。明初,凡民间俊秀或官员子弟,已读过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者,经府、州、县官推荐,即可入府、州、县学为生员。正统 (1436~1449年) 之后,童生须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合格者方能成为生员,进入府、州、县学肄业。文童是相对武童而言,以示文、武考试体系的不同。

☚ 捐监生   廪膳生员 ☛

童生

又称“儒童”、“文童”。明清科举,凡参加生员考试者,无论年龄老幼,均称之。

童生

童生

又称文童。中国明清科举制度规定,凡为应考秀才(生员)的读书人,不论年龄大小,都称为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

☚ 秀才   八股文 ☛
童生

童生

又称文童。中国明清科举制度规定,凡为应考秀才(生员)的读书人,不论年龄大小,都称为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

☚ 秀才   八股文 ☛

童生tong sheng

candidate for primary civil examination

童生

别称文童或儒童。参见“童生试”。

童生

明清两代称未经录取入学的考生,学儒学的称为文童或儒童,学武的称为武童。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