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文告契據部 > 奏札 > 章奏 章奏 zhāngzòu 臣下呈奏皇帝諸種文書之通稱。《漢書·魏相傳》:“相明《易經》,有師法,好觀漢故事及便宜章奏,以爲古今異制,方今務在奉行故事而已。”《清會典事例·内閣》:“凡有章奏事宜與某部相涉者,亦必具文該部。”參閱《後漢書·胡廣傳》“文吏試牋奏”唐·李賢注引《漢雜事》。 章奏 章奏古代臣下呈于帝王的文书。始用于战国。汉朝定礼仪分四品,一曰章,即章奏,又称上章,是臣下谢恩的文书。刘勰《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群臣上书有章、奏、表、驳议之别,后来便把上陈皇帝的文书称为章奏。东汉时,间或用于论事进谏或庆贺,魏晋迄隋唐一直沿用,唐代以后废除。刘勰《文心雕龙·章表》:“章以造阙,风矩应明。”“章式炳贲,志在典谟; 使要而非略,明而不浅。”但是章为感遇谢恩,无当政要,流传下来的不多。 ☚ 御札 表 ☛ 章奏zhāng zòu〖名词〗 臣下的奏本(1)。《亲政篇》: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上下之间,只是在臣子上奏章、皇上批复上相互联系。 奏文 奏文奏 臣僚呈报皇帝的文书:章奏 牋疏 臣下上殿奏对时呈给皇帝的文书:奏札 奏削 奏剡 奏劄 旧时臣下向君主进呈的言事文书:章疏 古代臣属向帝王进言陈事的文书:奏章 向帝王奏事的表文:奏表 奏章,奏表:章表 明清两代官吏向皇帝奏事的文书:奏折 向皇帝或长官进言议事的文书:射策 进策 札子 ☚ 表文 奏章 ☛ 章奏 304.章奏(p2338.3)释义作: “汉制,群臣上书有章、奏、表、駮、议之别,后来通向皇帝上陈的文书为章奏。” 按:释文有误,所谓“后来通向皇帝上陈的文书”句“通”下当失一“称”字,否则,如原句文法不通。 ☚ 章 章草 ☛ 章奏zhang zoumemorial to the thr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