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侨置郡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侨置郡县 东晋南朝为安置北方流人用北方地名在江南设置的州郡县。 永嘉乱后,北方士族、流民大量南迁,往往相聚而居,保持原籍。东晋政府便在他们聚居地区设立侨州、侨郡、侨县。这既便于管理,又能保障北方士族原有特权。东晋初,侨州郡县均沿用北方原地名,如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侨置徐州,在广陵(今江苏扬州)侨置青州,在江乘(今江苏句容北)侨置琅玡郡与临沂县。 在侨置行政系统,多任命北方士族官僚担任长官。东晋政府规定,侨人免征赋税徭役。 其目的在于尽力招诱北方流人,保障北方士族的既得权利,把北方流民重新置于豪门的奴役之下,成为奴仆、佃客。从东晋中期以后政府多次实行“土断”,逐渐减少侨州、郡、县,但直到隋统一后才完全废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