竝竝(并)Bìng罕见姓氏。《万姓统谱》 有载。初见于《姓苑》,未详其源。或云与“並” 同。 竝“并”的异体字。 上一条: 並 下一条: 艕
竝读音b·ing(ˋ),为ing韵目,属ing—eng韵部。蒲迥切,上,迥韵。为“并”的异体字。 上一条: 並 下一条: 併 并併、並、竝ㄅㄧㄥˋbìng二2234①动倒在一起。闽语。福建莆田〖pia11〗、闽侯洋里〖 〗。②动倒出。闽语。福建闽侯洋里〖 〗。③动比,比较。⑴晋语。山西忻州〖 〗。咱两个~一~谁脚大。⑵吴语。江苏常州〖pin41〗。你家𧟰告他~你们别和他比,他身体勿好。⑶闽语。福建莆田〖pia11〗。~功夫。福建厦门〖 〗。~斗好比较一下看谁好。④动挥刀横斩。粤语。广东阳江〖 〗。⑤动躲,藏。客话。广东惠州。⑥动(种子发芽后)移栽。西南官话。四川成都〖pin213〗。克非《春潮急》十九:「这几十棵,都全是那年一次~的苗苗。」⑦动拼命。西南官话。贵州清镇〖pin42〗。用我「兹」条命跟~了。⑧动拖延;僵持。吴语。江苏苏州〖pin412〗。弹词《玉蜻蜓》第二回:「金贵升一动脑筋,想出了个~辰光的办法。」⑨动(石灰等受潮后)变硬成块。吴语。江苏苏州〖pin412〗。《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那石灰经了水,~做一块,急切不能得碎。」⑩动逼。官话。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先气得个娘命夭,后~的你那爷死了。」元金仁杰《追韩信》第四折:「前后军兵紧相~,左右枪刀厮围定。」⑪动闭,合。北京官话。北京〖pin51〗。~嘴‖把嘴~上。⑫动溢出。湘语。湖南衡阳〖pin213〗。⑬副相当,用在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深。闽语。福建厦门〖 〗。~久‖~好‖~硬。   竝bingB870 “并(并排)”的异体。 竝bìngB120 “並*(并)”的异体。 竝bìnɡ“并”的异体字。The variant form of the character“并”. 竝(bìnɡ)“ ,并也。从二立。凡竝之属皆从竝。”(蒲迥切) 甲骨文作 、 ,上部是两个正面并排站立的人形,下部一条横线表示地面,合起来表示并立。商代并爵作 ,金文或作 、 等,与甲骨文相似。金文中“并”有一并、一起义。小篆中已经看不出来人的形状了。段玉裁注:“人部‘併’下曰‘竝也’。二篆为转注。郑注《礼经》‘古文竝,今文多作併’,是二字音义皆同之故也。”“竝”隶变后作“並”,典籍中通用“並”,今简化为“并”。 竝部只有一个属字“ ”字,云:“废,一偏下也。从竝,白声。”甲骨文作 ,用高低不平两个人形表示替代之义。战国中山王鼎作 。俗作“替”。 竝 ☚ 竝部 替 ☛ 竝 (bìng)併也。 【按】竝的本義是並列、並行,與合併的併有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