窪读音·ua(-),为ua韵目,属a—ia—ua韵部。乌瓜切,平,麻韵。 ❶同“洼”。凹陷;凹陷的地方。 ❷小积水处。 上一条: 洼 下一条: 蛙 洼窪{}三4379①名深池。古方言。《方言》第三:「氾、浼、㶄、~,洿也。自关而东或曰~,或曰氾。」《说文》:「~,深池也。」②名平原。中原官话。山东东平〖 〗。河南洛阳〖 〗。这一~的庄稼,长得可真煊好呀!③名低湿的地。⑴冀鲁官话。河北新城。1935年《新城县志》:「今北俗通谓低下之地曰~。」⑵胶辽官话。山东莱阳、牟平。1936年《牟平县志》:「下湿曰~。」⑶吴语。浙江象山。清乾隆二四年《象山县志》:「窊…下湿也。或从~。」④名野外。冀鲁官话。河北献县、青县。1931年《青县志》:「野曰~。」⑤名山涧。冀鲁官话。河北石家庄。⑥动学某种腔调,生硬地讲。中原官话。江苏徐州〖 〗。~一口普通话。⑦动估计;料想。中原官话。江苏徐州〖 〗。真没~他能来‖我没~她考得这么好。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山部 > 巖穴 > 窪2 窪2 wā 小水坑。《玉篇·水部》:“窪,牛蹄跡水也。”《老子》:“窪則盈,敝則新。”陸德明釋文:“顧(歡)云:‘洿。’”北齊·劉晝《新論·忘瑕》:“牛躅之窪,不生魴鱮。”唐·韓愈《燕喜亭記》:“窪者爲池,而缺者爲洞。”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山部 > 巖穴 > 戢 > 窪1 窪1 wā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衆水 > 窪3 窪3 wā 牛蹄印中水。《玉篇·水部》:“窪,牛蹄迹水也。”北齊·劉書《新論·忘瑕》:“牛躅之窪,不生魴鱮。”“窪”或作“洼”。 窪waB844 “洼”的繁体。 窪wāW003 “洼”的繁体。 〖窪〗 粵 waa1〔蛙〕普 wā ❶ 低下,凹陷。柳宗元《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其高下之勢,岈然〜然。」 ❷ 深陷。劉蓉《習慣說》:「及其久而〜者若平。」 ❸ 低下、凹陷的地方,有詞語「水〜」。《習慣說》:「室有〜徑尺。」(徑:直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