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空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空灵 空灵古代诗学概念。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七评陆机:“士衡诗亦大家……遂开出排偶一家,西京以来,空灵矫健之气,不复存矣。”空灵意谓超逸俊拔,不着痕迹。空灵的风格,如清风之出岫,空若无物,而自有气韵流动。唐代佛道盛行,受其影响,诗歌创作讲究空灵。司空图《诗品》中的“超诣”一格:“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描写的境界就接近“空灵”。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说:“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貌似“空”、“无”,实则“有”存,这就是“空灵”的特征。空,不是空幻寂灭,一无所有;空,是空处落想,思接千载;空,是化实为虚,外“空”内“有”。灵,不是玄妙主宰,不是万物神灵,不是物外之物,而是物中本有,是精神气韵,是神与物游。“空”是“灵”之所,“灵”是“空”之神。只空不灵,则虚无寂灭;有灵无空,则如同太玄。既空且灵,空灵相得,始有高致境界。空灵的诗歌,其境界明净澄澈,清旷淡远;语言高雅洒脱,不粘不滞。如王维的《鸟鸣涧》、《山居秋暝》、《鹿砦》、《过香积寺》、《归辋川作》等许多诗就具有“空灵”的风格。“空灵”以“超旷”为伴,结“飘逸”为邻。“超旷”得其“空”,“飘逸”得其“灵”。清沈祥龙《论词随笔》说:“词得屈子之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之超旷空灵。盖庄子之文,纯是寄言。词能寄言,则如镜中花,如水中月,有神无迹,色相俱空,此惟在妙悟而已。”《庄子》是寄言八荒,故得其“空”;而言有寄托,又得其“灵”。这就是“有神无迹,色相俱空”,这就是“空灵”。“空灵”与“质实”相反,质实则难以超逸,缺乏流转灵动之气貌。 ☚ 清奥 质实 ☛ 空灵 空灵空虚灵妙、清新高雅的艺术格调。语出清代黄钺《二十四画品》:“栩栩欲动,落落不群。空兮灵兮,元气絪缊。骨疏神密,外合中分。自饶韵致,非关烟云。香消炉中,不火而薰。鸡鸣桑巅,清扬远闻。” (盛) ☚ 性灵 荒寒 ☛ 空灵kōnglíng【释义】 空灵kōng líng❶虚空无物,了无痕迹:生前心已碎,死后性~。(五·118)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