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稻水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稻水螟rice case worms水稻等禾本科作物食叶害虫。主要有稻三点水螟Nymphula depun-ctalis (Guenee)和黄纹水螟N·fengwhanalis Pryer鳞翅目,螟蛾科。稻三点水螟分布于亚洲、南美洲、非洲以及大洋洲各产稻国。中国东部稻区均有发生,但南方较多。黄纹水螟分布于朝鲜、日本及中国东部。取食水稻及李氏禾、稗草、黍属、画眉草属等多种禾本科植物。稻三点水螟,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即有为害记载;黄纹水螟50年代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先发现,局部田块受害成灾。幼虫取食稻叶,残留表皮成白色网斑状,叶片残破,使植株生长衰弱,甚至枯萎而死。
稻三点水螟在贵州年生5~6代,以幼虫越冬。第一代发生于6月间,为害中稻; 第二代7月中旬,为害中、晚稻; 第三代8月中旬至9月中旬,第四代10月中下旬,均为害双季晚稻; 第五代在10月中旬以后,取食李氏禾。成虫昼伏夜出,卵成块产于叶片上,卵块呈不规则纵行排列状,每块有卵数粒至十余粒。每雌虫产卵100粒左右。新孵幼虫,爬至近叶尖处吐丝卷叶成筒状虫苞,咬断上、下两端,藏身苞内,负苞爬行。每次蜕皮后重缀新苞。末龄幼虫的筒苞长达20~25毫米。幼虫半水栖,常群居,白天浸于水中,只露头、胸,聚附在稻株基部,傍晚爬上稻株取食。每虫一生可食稻叶5~9片。有假死性,稍受惊动,即负筒苞坠落水面,随流水迁移。老熟后另作新筒苞固着于稻株水面处,在苞内结厚茧化蛹,少数在浮于水面的黄叶上化蛹。成虫寿命2~5天,卵期2~6天,幼虫期14~20天,蛹期4~7天。黄纹水螟在宁夏7月上旬为害稻苗,中下旬成虫盛发。在湖北有5个发蛾高峰,分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6月上中旬至7月上中旬,8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虫产卵于水稻叶面,常30~80粒为一堆。幼虫啮叶作筒苞,潜居其内;老熟后携带叶筒,沿稻株下爬至茎基吐丝,将叶筒一端固定在稻株上化蛹。稻水螟在低洼积水或流水串灌的稻田中发生较多,喜叶片宽、嫩绿、丛间荫蔽的小生境。发生数量较多时,宜立即排水,将坠落在水面的筒苞排出稻田杀灭,及时晒田,或用敌百虫、氧乐果、杀螟硫磷等喷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