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税收转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税收转嫁Tax Shift

纳税人将自己缴纳的税款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按转嫁途径不同分为:
❶前转。亦称“顺转”,指当征税发生时,纳税人按商品流通方向,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法,将税款向前转嫁给购买者或消费者负担。是税收转嫁的最典型和最普通方式。
❷后转。亦称“逆转”,指当纳税人的税款无法向前转嫁时,采取压低商品进价的方法,向后转嫁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者负担。
❸消转。亦称“转化”,指纳税人纳税后,通过种种措施增加利润,以弥补纳税损失,使纳税负担在新增利润中消失。消转与一般意义上的税收转嫁不同,纳税人并没有把税负转移给他人。
❹税收资本化。亦称“资本还原”,主要发生在某些资本商品的购买中,指当课税商品(土地、证券)出售时,购买者通过将未来应纳税款从所购商品的资本价值中预先扣除的方法,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商品出售者。这实际上是后转的一种特殊形式,不同之处在于将今后累计的应纳税款预先作一次性转嫁,而不是将每笔交易发生时的税款随时转嫁。

税收转嫁

税收转嫁

指纳税人通过某种途径将自己缴纳的税款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按不同的途径,税收转嫁可归纳为四种形式。(1)前转。亦称“顺转”。指当征税发生时,纳税人按商品流通方向,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法,将税款向前转嫁给购买者或消费者负担。是税收转嫁的最典型和最普通方式。(2)后转。亦称“逆转”。指当纳税人的税款无法向前转嫁时,采取压低商品进价的方法,向后转嫁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者负担。(3) 消转。亦称“转化”。指纳税人纳税后,通过种种措施增加利润,以弥补纳税的损失,使纳税负担在新增利润中消失。消转与一般意义上的税收转嫁不同,纳税人并没有把税负转移给他人,严格地讲,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税收转嫁。(4)税收资本化。亦称“资本还原”。主要发生在某些资本商品的购买中,指当课税商品(土地、证券)出售时,购买者通过将未来应纳税款从所购商品的资本价值中预先扣除的方法,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商品的出售者。它实际上是后转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与一般转嫁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将今后累计的应纳税款预先作一次性转嫁,而不是将每笔交易发生时的税款随时转嫁。税收转嫁能否实现,关键在于税收能否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它可能把全部税款都转嫁出去,也可能只是部分转嫁出去,它可能是一次的,也可能通过多次的辗转过程才能完成。

☚ 税收负担   税收归宿 ☛
税收转嫁

税收转嫁

纳税人通过某种途径将自己缴纳的税款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

☚ 税收负担   税收效应 ☛
税收转嫁

税收转嫁

纳税人将所缴纳的税款,通过某些途径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资本主义税收转嫁的方式,有以提高商品价格或劳务价格转嫁给买方或消费者的; 有纳税人以压低原料或商品进价转嫁给生产者或卖方的; 有降低工人工资、延长劳动工时或提高劳动强度等办法,把税负转嫁给生产劳动者负担的等等。能转嫁的税收通常称之为间接税,不能转嫁的税收称之为直接税。其实,资产阶级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他们所交纳的直接税,也千方百计利用种种手段全部地或部分地转嫁给广大劳动人民负担,或从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中得到补偿。

☚ 抗税罪   税收归宿 ☛
税收转嫁

税收转嫁shifting of tax

亦称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经济交易过程,将其所纳税款部分地或全部地转移给他人负担的一种经济现象。税收转嫁的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问题,它表现为纳税人承受的税收负担由多到少(或由有到无),负税人承受的税收负担由少到多(或由无到有)。广义的税收转嫁,包括税收的转嫁与归宿两部分。税收转嫁的基本方式一般有两种:向前转嫁(forward shifting)和向后转嫁(backward shifting)(详见“前转嫁和后转嫁”条),在此基础上还存在混转(亦称散转)、消转、税收资本化等特殊转嫁形式。税收能否转嫁,要受产品或要素的能否自由流动、商品的供求弹性、不同的市场结构等条件的制约。西方经济学家通常以税收能否转嫁为标准,把税收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两类。税收转嫁问题是财政学理论中长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从17世纪开始,西方经济学家就已经注意研究税收转嫁问题,并逐渐形成不同的学派和观点,大致可分为绝对转嫁论与相对转嫁论两类。

☚ 税收归宿   税收分散转嫁理论 ☛
税收转嫁

税收转嫁

亦称“税负转嫁”。指纳税人将其缴纳的税款,通过某种途径转给他人负担的过程。西方财政学者通常把税收转嫁看作是从税收课征到最终归宿于负税人的中介。美国著名财政学者塞力格曼(Seligman) 在《税收转嫁与归宿》一书中,将国家课税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即“税收冲击”,税收对最初纳税人课征的直接结果;“税收转嫁”,最初纳税人把税收转给他人负担的过程;“税收归宿”,即税收通过转嫁,负担落于最后的负担者。早在17世纪,英国著名学者霍布斯就曾研究过消费税的转嫁问题。到了18世纪,从法国重农学派和英国古典经济学派开始,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才较为系统、深入地探讨税收转嫁理论,并形成了不同学派的观点。它们大致可以划分为税收转嫁的“绝对说”和“相对说”两大类。“绝对说”主张任何税收都可以转嫁;“相对说”则认为只有部分税种,如对产品课征的消费税等才能转嫁。根据后一种理论,西方学者通常把具有转嫁性质的税种称为间接税,而将不能转嫁负担的税种称为直接税。税收转嫁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西方学者一般归纳为: (1) 前转,亦称“顺转”,即纳税人将其税款顺着商品流转的方向,通过提高商品售价向前转给购买者或消费者负担。(2) 后转,亦称“逆转”,即纳税人逆着商品流转方向,通过压低外购商品进价等方式将税款转给其他厂商负担。(3) 旁转,纳税人通过其他途径,将税款转给购买者和供货者以外的单位负担。(4) 消转,纳税人以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降低工资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在企业内部消化所纳税款。(5) 散转,前述各种转嫁方式同时并用,分散转嫁税款。税收转嫁是商品竞争机制下国家课税的必然现象,但转嫁的数额、时间,以及转嫁能否成功,要取决于诸多因素,如课税商品的供需弹性; 社会各阶级、阶层、集团的经济地位; 应税商品的范围及可替代性程度,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调整时间长短等。

☚ 按能负担   税收归宿 ☛
000018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