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杠杆与信贷杠杆的关系社会主义信贷是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联系的一种货币资金运动形式。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税收杠杆与信贷杠杆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体现在税收与信贷的内在关系上: 1.税收收入规模影响信贷资金来源。在我国,一切暂存的货币资金都是作为信贷资金的来源。在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税收增加,财政集中的多,则信贷资金来源减少,信贷的调节能力减弱;税收收入减少,其他信贷资金来源随之增加,信贷发挥调节作用的程度也加强。因此,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财政税收政策和税收收入水平会影响信贷调控作用的发挥。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搞好财政收支、信贷收支、物资供求的综合平衡。而财政收支的平衡,对信贷收支的平衡有很大的影响。而税收的增加或减少,则直接影响着财政收支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税收对信贷收支的平衡和信贷资金的调控作用有间接的影响。 2. 国家的金融政策也影响税收。国家的金融货币政策,决定着银行的信贷行为。当国家采取紧缩的金融政策时,贷款减少,货币回笼,市场疲软,从而使税收减少(包括流转税和所得税)。当国家放宽金融政策时,有效地促进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增加税收收入;如果放款过度,就会出现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会引起税收收入的虚假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