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后利润shuì hòu lì rùnпр быль税后利润利改税企业交纳所得税、调节税或承包费以后剩余的利润,是实行利改税后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变化后产生的一个概念。按照税法规定,企业按照计税利润和规定税率向国家缴纳所得税。缴纳所得税后,按照剩余利润是否超过合理留利水平为标准区别对待:对从事生产经营的工业、交通运输、商业、金融、保险、供销等国营大中型企业征收调节税,对国营小型企业收取承包费;对建筑安装等微利企业则不再征收调节税或承包费。征收所得税、调节税或承包费以后的利润,由企业自行支配,用于建立各种专用基金。建筑安装企业的税后利润计算公式是: 税后利润=税前(计税)利润-所得税 税后利润全部留给企业安排使用,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使企业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企业经营得好,经济效益越高,税后利润就越多。这就使企业认真改善经营管理,增产增收,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税后利润After-tax Profit见“净利润”。 税后利润 税后利润指实行 “利改税”的企业在交纳所得税后所得的盈余。包括企业留利和应缴调节税(或上缴承包费) 两部分。如大中型企业实现的利润,根据国家的规定调整为应纳税利润,再按55%的所得税率计算交纳所得税。企业交纳所得税后的利润,除按国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给企业,建立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后备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职工奖励基金外,剩余部分较多的企业,还应按企业的不同情况分别核定调节税率,向国家上缴调节税。小型企业是按新八级超额累进税率征收所得税,税后利润按国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给企业,建立上述基金,对留利较多的要收取一定的承包费。 ☚ 利润留成 税前利润 ☛ 税后利润profit after tax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