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移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移文参见[北山文]。杜牧《出关》:“汉囿猎稀慵献赋,楚山耕早任移文。” 移文 移文文体名。多用于晓谕或责备。体制、作用与檄文大体相似,所以常“檄移”并称。移文“体义大同,与檄文参伍”(《文心雕龙·檄移》)。只是檄文只用于声讨征伐敌人,移文则多用于晓谕或责备“不顺命”的人。两者略有差异。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文辞刚健,义理清晰;陆机《移百官文》,语言简约,事义明显;孔稚珪《北山移文》,设想奇绝,语言精美,都是移文中的传世名篇。 ☚ 檄文 杂文 ☛ 公文 公文牍(文牍;公牍;剡牍) 牒(牒文;牒案;牒牍;章~;通~;军~) 札(札子;札书) 方板 公函 公事 刀笔 简书 书檄 朱墨 言事 手本 另见:机关 政府 联系 文书 ☚ 公文 各种用途的公文 ☛ 移文又称文移或移。是政府部门间使用的公文之一。最早出现于秦朝,首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仓律》:“宦者、都官吏、都官人有事上为将,令县之,辄移其稟县,稟县以减其稟。已稟者,移居县责之。”当时已作为一种公文正式使用于公务中。东汉时作为一种官曹文书继续使用。《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载:“更始将北都洛阳,以光武行司隶校尉,使前整修宫府于是,致僚属,作文移。”《东观记》曰:“文,移与属县也。”《后汉书·安帝纪》也载:“移名与计偕上。”注云:“移,书也。”现存世的西汉移文有:廷尉薛宣的《移书池阳追署廉吏王立》、《移书责栎阳令谢游》、翟义的《移檄郡国》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世移文,有暨艳的《杂移》、徐陵的《为护军长史王质移文》、《移齐文》、元世㑺的《与梁请和移文》等。其使用性质大多为上行下的指令或战时文书。也有的作为抒怀散文之作,如孔稚珪的《北山移文》就是代表作。唐朝定为尚书省各司使用的平行公文,据《唐六典·尚书省》规定:“诸司自相质问,其义有三:曰关、刺、移。关,谓关通其事;刺,谓刺举之;移,谓移其事于他司,移则通判之官皆连署。” 移文 移文文体名。刘勰解释说:“移者,易也;移风易俗,令往而民随者也。”(《文心雕龙·檄移》)可知移文的主要作用是移风易俗,发布命令让老百姓执行。关于檄文和移文的联系和区别,刘勰说:“故檄移为用,事兼文武,其在金革,则逆党用檄,顺命资移;所以洗濯民心,坚同符契,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可知移文通用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在军事上对敌方用“檄”,对顺从的人则用“移”。在不相统属的政治军事单位之间用移。檄文和移文的体制上大致相同而稍有区别,都是官方的一种文告。好的檄移文,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孔稚圭《北山移文》是其变体。 ☚ 檄 教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