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全草 > 積雪草 積雪草 jīxuěcǎo 亦稱“地錢草”、“連錢草”、“海蘇”、“胡薄荷”。其性大寒,有如積雪,故稱。傘形科植物積雪草之乾燥帶根全草,根圓柱形,淡黄色或灰黄色,莖細長,彎曲,淡黄色。葉皺縮,淡緑色。主治痧氣腹痛,濕熱黄疸,砂淋血淋,目赤喉腫。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中品·積雪草》:“主大熱,惡創癰疽,浸淫,赤熛,皮膚赤。”唐·蘇敬等《新修本草·草部·積雪草》:“荆楚人以葉如錢,謂爲地錢草。《徐儀藥圓》名連錢草。”宋·蘇頌《本草圖經·草部·積雪草》:“河北柳城郡盡呼爲海蘇,或名胡薄荷。” 积雪草【同义】总目录 积雪草连钱草积雪草药名。出 《神农本草经》。又名落得打、崩大碗、马蹄草、雷公根、铜钱草、蚶壳草、马脚迹、破铜钱。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 (L.) Urban的全草。产广东、广西、四川、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地。苦、辛,凉。入肝、脾、肾、膀胱经。清热,利湿,散瘀,解毒。 ❶治感冒发热,中暑,风火赤眼,扁桃体炎,咽喉炎,尿路感染和结石,传染性肝炎,肠炎,痢疾,咳血,衄血。内服:煎汤,9~15g (鲜品加倍);或捣汁饮。 ❷治痈肿,疔疮,丹毒,湿疹,外伤出血。捣敷或取汁涂。本品含积雪草苷、羟基积雪草苷和参枯尼苷、波热米苷等皂苷和积雪草酸、白桦脂酸等三萜酸。还含山柰酚、槲皮素和二者的苷,内消旋肌醇,β-谷甾醇,反式-β-金合欢烯积雪草糖等。所含的苷对动物有镇静、安定作用。积雪草苷能治疗皮肤溃疡,如顽固性创伤、皮肤结核、麻风等。积雪草可抑制实验性胃溃疡的发生。醇提取物及苷能松弛动物肠平滑肌。水提物能增强大鼠记忆力,降低大鼠平均动脉压,减慢心率。积雪草可杀灭培养中的肿瘤细胞。煎剂还可抗菌。 积雪草jī xuě cǎo《本草纲目》草部第14卷积雪草(27)。药名。 【基原】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L.)Urban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别名】连钱草(《徐仪药图》),地钱草(《唐本草》),马蹄草(《滇南本草》),老公根、葵蓬菜、崩口碗(《生草药性备要》),地棠草(《植物名实图考》),大马蹄草、土细辛(《草木便方》),崩大碗、钱凿口(《广州植物志》),复䇭碗草、蚶壳草、鲎圭草(《福建民间草药》),铜钱草、遍地杏(《浙江中药手册》),雷公根(《江苏植药志》),灯盏菜、牛浴菜(《南宁市药物志》),野荠菜、马脚迹、遍地金钱草、半边月(《江西民间草药》),老鸦碗(《滇南本草》整理本),酒怀菜(《广西中药志》),破铜钱、半边钱、地浮萍、野冬苋菜、盘龙草、节节连(《湖南药物志》),大叶金钱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大叶伤筋草、葫瓜草、落地梅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性味】苦辛,寒。 ❶《本经》:“味苦,寒。” ❷《别录》:“无毒。” ❸《日华子本草》:“味苦辛。” ❹《本草求原》:“甘淡辛,寒。” 【归经】入肝、脾、肾经。 ❶《泉州本草》:“入肝、脾、肾三经。” ❷《闽东本草》:“入心、肺、脾、胃、大肠五经。”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痧气腹痛,暑泻,痢疾,湿热黄疸,砂淋,血淋,吐、衄、咳血,目赤,喉肿,风疹,疥癣,疔痈肿毒,跌打损伤。 ❶《本经》:“主大热,恶疮,痈疽,浸淫,赤熛,皮肤赤,身热。” ❷《药性论》:“治瘰疬鼠漏,寒热时节来往。” ❸《唐本草》“捣敷热肿丹毒。” ❹《日华子本草》:“以盐挪贴,消肿毒并风疹疥癣。” ❺《滇南本草》:“治子午潮热,眩晕,怕冷,肢体酸困,饮食无味,男妇童疳,虚劳发热不退者用之,利小便,水牛肉为引。” ❻《本草纲目》:“研汁点暴赤眼。” ❼《本草求原》:“除热毒,治白浊,浸疳疮,理小肠气。” ❽《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水和脾。治水泻及赤白痢。” ❾《陆川本草》:“解毒,泻火,利小便。治热性病,头痛,身热,口渴,小便黄赤。” ❿《四川中药志》:“祛风散寒。治肺热咳嗽,消瘿瘤,涂痈疮肿毒,消食积饱胀。” ⓫《闽东本草》:“治暑热痧气,腹痛腹胀。” ⓬《广东中药》:“清暑热,去湿热。治肝肿大,肋膜炎,双单喉蛾,防治麻疹,并解钩吻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五钱(鲜用五钱至一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成分】全草含α-香树脂醇型皂苷及三萜酸。所含皂苷为积雪草苷(Asiaticoside)、羟基积雪草苷(Madecassoside)、落得打三糖苷(Brahmoside)、积雪草酸(Asiatic acid),并含积雪草糖(Centellose)等。尚含有生物碱、谷甾醇、挥发油、维生素C、鞣质、中肌醇、氯化钾及硫酸钾等。 【药理】 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积雪草所含皂苷对小鼠和大鼠具有镇静、安定的作用。此作用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胆碱能系统产生影响。 ❷对皮肤组织的作用:积雪草苷口服或外用,对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有调节作用,能治疗创伤、皮肤结核等,可促进伤口愈合。用积雪草对大鼠、小鼠、豚鼠、家兔肌肉注射或植入,可促进皮肤增长,局部细胞增多,结缔组织血管增生,黏液分泌增加,毛发生长加快。积雪草能治麻风病,其能溶解细菌的蜡膜,使其能被药物或抗体防御机能所杀灭。 ❸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积雪草对大鼠及家兔体外回肠均有抑制作用,使张力和收缩幅度下降,对大鼠幽门结扎性溃疡有抑制作用,并能对抗乙酰胆碱所致回肠痉挛。 ❹抗菌:积雪草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❺对心血管的作用:积雪草对麻醉犬静注能产生轻度呼吸兴奋及中度的降低血压和心搏变缓。且不能被阿托品所阻断。 ❻其他:积雪草有激活人体上皮细胞的功能,促进正常肉芽细胞形成,抑制纤维细胞的增殖作用。对于培养中的肿瘤细胞,积雪草甲醇提取物能百分之百地杀灭,显示出抗癌作用。本品提取物能使荷瘤小鼠生命延长2倍。积雪草还能改善智力迟钝儿童的智力。 ❼毒性:积雪草给小鼠、家兔皮下注射0.04~0.05g/kg,有中毒反应。0.2~0.25g/kg,延长出血时间,导致出血。小鼠、家兔口服1g/kg,皆可耐受。 积雪草jīxuěcǎo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别名落得打、崩大碗、铜钱草、马蹄草。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L. ) Urb. 的全草。产于广东、广西、四川、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地。苦、辛, 寒。归肝、脾、肾经。清热解毒, 利湿, 散瘀止痛。治感冒发热、中暑、扁桃体炎、尿路感染和结石、传染性肝炎、肠炎、痢疾、外伤疼痛, 煎服: 15 ~ 30 克。外敷治疔疮肿毒、湿疹。本品含积雪草苷、羟基积雪草苷等皂苷。所含的苷对小鼠及大鼠有镇静、安定作用。积雪草苷能治疗皮肤溃疡、顽固性创伤、皮肤结核、麻风等。 积雪草 积雪草积雪草,又名地钱草、马蹄草、崩大碗、蚶壳草、落得打、雷公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 (L.) Urban的全草。产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等省区。 本品味苦、辛,性寒。功能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散瘀止痛。主治黄疸、泄泻、痢疾、热淋、小便不利、尿路结石、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吐血、衄血、尿血、痈肿疔毒、跌打损伤等证。湿热黄疸配地耳草、茵陈,泄泻配黄芩、白术,痢疾配凤尾草,热淋小便不利配木通、瞿麦,尿路结石配车前子、海金沙,皆取其清热利湿之功。感冒发热,咽喉肿痛,以及外感热病引起的高热烦渴,可与地胆头、一点红、大青叶同用。吐血、衄血、尿血,配旱莲草、侧柏叶炭、小蓟,能清热凉血止血。用于痈肿疔疮、腮腺炎、带状疱疹、湿疹等,既可煎服,亦可捣敷或绞汁涂。乳腺炎初起,配川楝子煎服疗效较佳。研汁点眼能治目赤肿痛。至于跌打损伤,无论新旧外伤疼痛,皆可内服或外敷。临床上常与当归、红花、刘寄奴等配合应用,有活血散瘀,理伤止痛之效。由于本品能散瘀止痛,故还可用治妇女血滞致月经不调、少腹疼痛等证。本品对药物和食物轻度中毒,有一定缓解作用,具体应用如: 钩吻中毒,捣汁和茶油灌服; 木薯中毒,捣汁温开水冲服; 毒蕈中毒,煎汤和糖服,或与萝卜同捣汁服; 砒石中毒,与胆矾同煎服。煎服,10~15g; 中毒急救须加大剂量,可用60~120g。 实验研究: 全草含多种α-香树脂醇型三萜成分,其中有积雪草甙、羟基积雪草甙、玻热模甙、玻热米甙、积雪草酸、羟基积雪草酸、异羟基积雪草酸、马达积雪草酸。另含积雪草碱、内消旋肌醇、积雪草糖以及山柰酚、槲皮素、葡萄糖、鼠李糖的黄酮甙。 其中所含的甙对小鼠、大鼠有镇静安定作用,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水溶性含甙部分能降低兔及大鼠离体回肠的张力及收缩幅度,并能对抗乙酰胆碱所致的回肠痉挛; 对麻醉犬,静注可轻度兴奋呼吸,心率变慢及中度降低血压作用。积雪草甙能治疗皮肤溃疡,如顽固性创伤、皮肤结核、麻风等。给动物肌肉注射或皮下植入,可促进皮肤生长、局部白细胞增多、结缔组织血管网增生、粘液分泌增加等。 ☚ 毛冬青 血藤 ☛ 000025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