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积雨辋川庄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积雨辋川庄作

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王维
←上一篇: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下一篇:老将行 →
诗词简介: 此诗或作于晚年隐居辋川山庄时。积雨:久雨。一作“秋雨”,一作“秋归”。辋川:在今陕西蓝田县南。诗中描绘久雨后山庄的景色,逼真如画,尤其是颔联二句,叠字“漠漠”、“阴阴”状水田和夏木,而其中有“飞白鹭”和“啭黄鹂”,活灵活现,生动传神。全诗景色描绘得淡雅静穆幽寂,显示出诗人悠闲恬适的情趣。尾联以海鸥喻人事,巧妙回答诋毁之人。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 《 jī yǔ wǎnɡ chuān zhuānɡ zuò 》 
    《 积 雨 辋 川 庄 作 》 
    [ tánɡ ] · wánɡ wéi 
    [ 唐 ] · 王 维 
    jī yǔ kōnɡ lín yān huǒ chí , zhēnɡ lí chuī shǔ xiǎnɡ dōnɡ zī 。 
    积 雨 空 林 烟 火 迟 , 蒸 藜 炊 黍 饷 东 菑 。 
    mò mò shuǐ tián fēi bái lù , yīn yīn xià mù zhuàn huánɡ lí 。 
    漠 漠 水 田 飞 白 鹭 , 阴 阴 夏 木 啭 黄 鹂 。 
    shān zhōnɡ xí jìnɡ ɡuān cháo jǐn , sōnɡ xià qīnɡ zhāi zhé lù kuí 。 
    山 中 习 静 观 朝 槿 , 松 下 清 斋 折 露 葵 。 
    yě lǎo yǔ rén zhēnɡ dù bà , hǎi ōu hé shì ɡènɡ xiānɡ yí 。 
    野 老 与 人 争 度 罢 , 海 鸥 何 事 更 相 疑 。 
  • 《積雨辋川莊作》
    [唐]·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饷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鹭,陰陰夏木轉黃鹂。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度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久雨不停,林野潮湿烟火难升;
    烧好饭菜,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水田广漠,一行白鹭掠空而飞;
    夏日浓荫,传来黄鹂宛啭啼声。
    山中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
    松下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
    村夫野老,已经与我没有隔阂;
    海鸥疑心,为何不信飞舞不停。
  • ①此句意谓久雨后林中空气湿润,故烟火升起很迟缓。
     
    ②此句意谓烧好饭菜送给东边田头的农人吃。藜(li):一年生草本植物名,嫩叶可食,此处指蔬菜。黍:植物名,玉米类粮食。饷(xiang):送致。菑(zi):初耕的田地,此处泛指田头。
     
     
    ③漠漠:水田广布貌。阴阴:阴暗貌。啭:鸟鸣宛转。黄鹂:黄莺。
     
     
    ④此句意谓深居山中望着槿花开落以习静养性。槿(jin):又名蕣(shun),花早开暮落,故名日及,曰槿曰蕣,犹仅荣一瞬之义,由此可参悟人生荣枯无常。
     
     
    ⑤清斋:素食。霜葵:经霜的葵菜。《旧唐书· 王维传》:“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此诗即为其晚年生活之写照。
     
    ⑥二句意谓自己已经退隐,与世无争,海鸥为何还要猜疑? 野老:诗人自称。争席:争坐位,见《庄子· 寓言》。海鸥:此处喻指人事。《列子· 黄帝》记载,古人住在海边,日从鸥鸟游,至者百数。其父请他取来玩,次日至海边,鸥鸟便舞而不下。
     
  • 唐王维的七言律诗。写久雨之后辋川的情景,其中有自然风光,也有农家和作者自己的生活。原诗是: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首联写农家往村东田里送饭的情景。颔联写辋川的自然风光,极尽写物之工,为写景名句。颈联写作者自己: 为修养静寂的心性在山中观木槿开花,为吃素食而在松林里采折露葵。尾联自称“野老”,表示不再与人争夺地位,因而认为没有谁猜疑自己了。这里用《列子·黄帝篇》中关于海鸥的故事,相当恰切。此诗情景浑然一体,“淡雅幽寂”。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这首诗描绘夏季久雨后辋川山庄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归隐后的闲适生活。首句以动形静,写雨后村景极传神。因“积雨”之故,空气润湿,炊烟从树林中缓缓升起。也因“积雨”之故,农夫下地较晚,做饭亦相应较晚。“烟火迟”三字,兼有以上二义,非久于农村生活者不能道,先写“烟火”而补叙“蒸藜炊黍”,亦是逆起法,与“观猎”首联类似。颔联承“饷东菑”而写“水田”、“夏木”美景,意味着田夫都是画中人,值得羡慕。“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碧、白、绿、黄映衬,色彩绚丽,且有黄莺歌唱,声、色、动、静结合,构成“有声画”,已是佳句。更加双声词“漠漠”、“阴阴”点染,既与“积雨”照应,又增强了画的迷濛感与幽深感。李肇《国史补》以来,多谓此二句袭李嘉祜诗,叶梦得《石林诗话》虽极称王诗,然亦认为王诗点化李诗而成。沈德潜的说法较确当: “俗谓‘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乃李嘉祐句,右丞袭用之。不知本句之妙,全在‘漠漠’、‘阴阴’,去上二字,乃死句也。况王在李前,安得云‘王袭李’耶?”
     
    前四句以我观物,别有会心。后四句转写自我,物我交融。“山中”已“静”,还要“习静”,静观槿花自开自落; “松下”已“清”,还要“清斋”(吃素),摘取带露的绿葵。写幽居之清静而兼寓禅悟,自然过渡到尾联。自称“野老”而以“海鸥”喻村民,自己既已尽去骄矜,毫无机心,村民们自应不再视为官场中人而心存疑惧吧!全诗以赞颂的笔触写大自然的静美与农村生活的纯真,无一字提及都市与官场,而对都市、官场争名逐利、尔虞我诈的厌恶之情,已从言外传出。
     
  • 这首诗是王维在隐居辋川蓝田期间所作。明胡震亨曾在《唐音癸籤》中评价王维隐居辋川时期的诗作说: “摩诘以淳古淡泊之音,写山林间闲适趣,如辋川诸诗,真一片山水不着色画。”这首诗便是其中代表作之一。全诗意在描写积雨后辋川庄的景物,叙述隐退后的闲适生活。
     
    首联: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描写怡然自乐田家生活,乃诗人山上静观所见。“迟”字不仅写出连日的雨天使得树枝与空气都极潮湿,烟火不易燃烧,而且形象地表现出在这样潮湿的空气中,烟气上升徐缓滞涩的画面。后一句“蒸藜炊黍饷东菑”,写村妇正忙着蒸藜炊黍为东边田里劳动的男人们送饭。这一句点明了烟之来由。
     
     颔联: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写广漠平畴,白鹭飞行,深山密林,黄鹂唱和,积雨后的辋川,画意盎然。“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构成一片青绿的背景,而“白鹭”、“黄鹂”为这片青绿描上几笔白色与黄色,色彩极为鲜明,似乎还能听到“黄鹂”婉转的啼叫。
     
    颈联: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观早开晚谢之木槿而悟人生之短; 栖松林,食露葵,以避尘世之纷繁。这两句诗强调了 “静”、“清”二字,这也正是诗人远离世俗生活的写照。
     
    末联: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诗人自称,这里连用两个典故。一见《庄子·寓言》: 杨朱从老子学道时,旅店中的客人都争相给他让座,学成归来后客人不再让座,却与之争座为乐,说明杨朱此时已无心机,与人无隔膜了。二见《列子·皇帝篇》: 海上有人与鸥鸟亲近,互不猜疑,每日有百来只鸥鸟与他相游。一天,他父亲要他把海鸥抓回家去,他再到海边时,鸥鸟都在天上飞舞,不肯停下。说明他心术不正,破坏了他与鸥鸟的关系。两典正反结合,抒写了诗人淡泊的心志。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静观所见之景,后四句写诗人的隐居生活,将辋川的山中风光与自己的隐居生活相结合,形象鲜明,韵味清远,表现了诗人与世无争,自然淡泊的人生态度。
     



《积雨辋川庄作》作者、注释和解题 - 唐诗经典 - 可可诗词网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解题】
 此诗或作于晚年隐居辋川山庄时。积雨:久雨。一作“秋雨”,一作“秋归”。辋川:在今陕西蓝田县南。诗中描绘久雨后山庄的景色,逼真如画,尤其是颔联二句,叠字“漠漠”、“阴阴”状水田和夏木,而其中有“飞白鹭”和“啭黄鹂”,活灵活现,生动传神。全诗景色描绘得淡雅静穆幽寂,显示出诗人悠闲恬适的情趣。尾联以海鸥喻人事,巧妙回答诋毁之人。
 【注释】
 ①此句意谓久雨后林中空气湿润,故烟火升起很迟缓。②此句意谓烧好饭菜送给东边田头的农人吃。藜(li):一年生草本植物名,嫩叶可食,此处指蔬菜。黍:植物名,玉米类粮食。饷(xiang):送致。菑(zi):初耕的田地,此处泛指田头。③漠漠:水田广布貌。阴阴:阴暗貌。啭:鸟鸣宛转。黄鹂:黄莺。④此句意谓深居山中望着槿花开落以习静养性。槿(jin):又名蕣(shun),花早开暮落,故名日及,曰槿曰蕣,犹仅荣一瞬之义,由此可参悟人生荣枯无常。⑤清斋:素食。霜葵:经霜的葵菜。《旧唐书· 王维传》:“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此诗即为其晚年生活之写照。⑥二句意谓自己已经退隐,与世无争,海鸥为何还要猜疑? 野老:诗人自称。争席:争坐位,见《庄子· 寓言》。海鸥:此处喻指人事。《列子· 黄帝》记载,古人住在海边,日从鸥鸟游,至者百数。其父请他取来玩,次日至海边,鸥鸟便舞而不下。

诗词《积雨辋川庄作》全文、翻译和鉴赏 - 可可诗词网

积雨辋川庄作

 

王 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原诗今译】


 雨后空阔的林野烟火迟迟上升,
 好雨催起农忙,家家煮饭饷耕。
 无边的水田掠过了白鹭的飞影,
 幽深的树荫中传来黄鹂的歌声。
 我在山中静观槿花的朝开暮谢,
 我在松下爱吃无荤带露的葵菜。
 我是个在朝争席罢归的野老啊,
 鸥鸟,你见我为什么更相疑猜!


 【鉴赏提示】
 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全篇以鲜丽生新的色彩,描绘出夏日久雨后关中平原上美丽繁忙的景象,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爱恋之情,并流露出作者皈依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
 首联两句是说因久雨潮湿,气压低而无风,故烟火缓缓上升,农妇们正忙碌着给那些还在田里劳作的人送饭。稍有些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庄稼人以柴禾为燃料,久雨不晴,柴禾也肯定要被淋湿受潮,不易点燃,即使燃着也是烟大火小,弥漫得满屋子全是,飘出去的也是徐久不散。饭菜一下子烧不好,农妇们怕田里的汉子们等得心焦,忙得团团直转,一煮好饭菜就赶快送去。所以,这两句诗表面是勾画风景,实则侧重写农家生活的繁忙紧张。
 颔联两句写夏日原野上美丽的风光。水田广布,一眼望不到边际;绿树扶疏成荫,不时飞过几个白鹭,鸣响几声黄鹂。这两句状物生动,写景明丽,经常为人们所称道。从色彩上看,以大片墨绿色的水田和夏木为衬景,上面再点缀着几个“白鹭”和“黄鹂”,色彩对比鲜明,层次清晰,形成一幅极美丽的画面。从音响上看,静谧空旷的田野上,不时传来了几声白鹭的嘹唳和黄鹂的鸣啭,像银铃一样在湿润的空气中振动,清脆悦耳,越发显出田野的空旷静寂,在写法上是动中求静。
 关于这两句诗,还有一段聚讼纷纭的公案。唐人李肇因见李嘉祐诗集中有“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的句子,便嘲笑王维“好取人文章嘉句”(《国史补》卷上)。明人胡应麟为王维鸣不平,力辟其说:“摩诘盛唐,嘉祐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祐用摩诘诗。”(《诗薮》内编卷五)反过来说王维是原告,李嘉祐是被告,这两句诗的著作权应判归王维。我们认为,嘉祐与王维同时而稍后,究竟谁抄袭谁的诗句,现在已很难考证了,也没有必要考证。但从艺术上看,两人诗句还是有高下之分的。宋人叶梦得说: “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祐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下,精采数倍。”(《石林诗话》卷上)按照艺术发展的规律,因袭之中有创造,以后出者为精,所以还是王维袭用嘉祐的可能性大,但这却是点铁成金,委实是“精采数倍”了。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颈联这两句是说诗人自己独居养性,常对朝槿冥想静思,或者采摘露葵以供斋食。朝槿是一种落叶灌木,其花朝开暮落,故称。古人用它作为人生无常的象征。露葵是一种野生菜蔬。这里代指素朴简单的生活。王维本信佛教,中年以来妻亡无子,政治上又失意,所以在生活上更是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过着一种隐逸野居的生活。
 尾联两句连用两个典故,抒发自己的议论和感慨。野老,是作者自谓。争席,争夺地位的意思。据《庄子·寓言》记载,阳子居去见老子的时候,旅店中的人都欢迎他,纷纷拿出凳子给他让座位。可是当他从老子那里学道归来时,旅店中的人不再给他让座了,而是与他争席。这说明他与别人都已得了自然之道,互相间没有什么隔膜了。海鸥相疑,用《列子·黄帝》的典故。传说海边有一少年,经常与海鸥在一起玩耍。后来,他父亲知道了这件事,要他把鸥鸟捉回来。第二天,当他再到海边去的时候,海鸥就不再理他了,飞得远远的。这两则寓言,一正一反,表明作者已从世事尘氛中超脱出来,过上了笑傲林泉、与人无争的隐居生活。
 王维本少有壮志,才调绝伦,但因天宝年间奸相当道,政治失意,个人生活又连遭不幸,所以不得不在辋川风月中消磨壮怀。但这种隐逸也绝非全然没有意义,它表面上是现实生活的逃遁,实质上是精神领域的负隅顽抗——在现实的政治目标失败之后,又从精神上高扬了主体人格的独立自足。人世的险恶机巧,使得作者转而亲近自然,知己泉石,友于花鸟,扣知音于索漠。这对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来说,是他抗争社会的情绪的唯一流向,也是他反观现实的思想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全诗写景生动真切,生活气息浓厚,字字句句都洋溢着对自然的喜爱亲和,是王维作品中兴味深远、淡雅幽寂的一首好诗。

积雨辋川庄作 - 佛道圣经文学 - 可可诗词网

积雨辋川庄作

 

王 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信奉佛教的人不一定不信奉道教,古代文人对于宗教并不像今人想象的那样的“门户之见”,他们没有必要把自己献身给某一宗教,而当时的宗教也并不需要信徒那么守志专一,所以,尽管王维是公认的佛教徒诗人,被当时人赞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但这并不妨碍他仰慕道教。其实唐代许多诗人都这样,一面撞钟礼佛、谈禅说空,一面茹芝炼玉,习静打醮,既和和尚打得火热,又和道士称师道友。王维就常常去拜访道士(如焦炼师,方尊师),常常赞叹道教的玄理,也常常亲身试一试道教长生的法术。
 《积雨辋川庄作》似乎就是王维在辋川别业山中“习静”与“清斋”后所作的一首诗。习静与清斋是道教修炼身心、祈福禳灾的方法,陶弘景《登真隐诀》说,“道斋谓之守静,谓斋定其心,洁静其体,在乎澄神遣务,检隔内外。”也许这还说得不太明白,根据史料记载,道教斋法很多,从形式上分有黄箓斋、金箓斋、明真斋、三元斋、八节斋、自然斋,从宗派上分有上清斋、灵宝斋、太一斋,涂炭斋,从理论上分有设供斋、节食斋、心斋(见《洞玄灵宝人上六斋十直圣纪经》),《登真隐诀》上说的实际上是最朴素也是最艰难的“心斋”,即上清派的“绝群独晏静气遗神”法(《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八),王维在山中习静清斋,可能就是在追求“疏瀹其心,澡雪精神”的境界。当他以宁静澄明、无半分杂念的心灵观照这辋川雨景时,他看到了木槿花朝开夕落,从中感到了生命的短暂和宇宙的永恒,从而悟到“习静”即在心灵如止水的空明中体验永恒;而葵上清露的夜降晨晞,则更使诗人感到追求生命永恒的意义,而当他体验到这永恒与短暂的对比后,便又悟到了一个人生的哲理:追求永恒必须回归自然,包括生存方法和生活态度的自然。
 “野老”一句用的是《列子·黄帝》中的典故,杨朱遇见老子,老子仰天长叹,说他已不可教了,杨朱惊问其故,老子说“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意思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大智若愚”相似,就是说真正的至人是不会盛气凌人、高居人上的,于是杨朱大悟,改变了他的生活态度,过去他走到哪里,人们都恭恭敬敬,奉若上宾,此后他往在哪里,人家都敢和他“争席”;“海鸥”一句用的也是《列子·黄帝》中的故事,据说海上有人喜欢鸥鸟,每天早晨到海上都有鸥鸟与他玩耍,他父亲听说后,让他捉一只来玩,但当他第二天到海上的时侯,鸥鸟都生了疑心,因此“舞而不下”。这两句联在一起,说的是当一个人返朴归真的回归自然,鸥鸟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就像王维另一首诗里说的,“已闻能狎鸟,余欲共乘桴”(《济上四贤泳·崔录事》),当王维习静清斋,感到心灵一片澄清明空净之后,他相信,他已经回归自然,达到了无欲无争的境界。
 现在我们再来看这首诗前面写景的几句。濛濛细雨笼罩着空林,缕缕炊烟与雨幕交融,久久不散,村民们烧菜煮饭,给田里劳作的人准备食物,极目远眺,濛濛漠漠一片水田,白鹭穿过雨幕飞上天空,而浓密阴绿的林中又传出黄鹂的鸣声,这是王维眼中的实境,但也是渗入了他习静清斋之后宁静淡泊心情的幻境,在诗人的观照中,一切都那么恬淡宁和,就连阴雨连绵,也似乎像一幅朦胧缥缈的墨画。这正是习静清斋的结果,当诗人按道教之术“静气遗神”、“疏瀹其心”之后,视境中的一切都会变得那么宁静自然。不妨举个例子,王维曾几次化用南朝诗人“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除了《鸟鸣涧》之外,其他两首都与道教相关,像“谷静泉愈响,山深日易斜”,是和女道士玉真公主题石壁而写的,“山静泉愈响,松高林转疏”,是写给东岳焦炼师的,因而,当读到王维这首诗里朴素、清幽、恬淡的景句时,应当承认这与他“习静”、“清斋”有关,因为这正是他当时心境在大自然中的投射。因此,自李肇《国史补》以来,不少人为第三四句是否抄袭了李嘉佑“水田习白鹭,夏木啭黄鹂”而争论不休,其实全无必要。古人互相挪用语句的例子不胜枚举,关键是王维把这两句用在这里用得极恰当,而且“漠漠”、“阴阴”四字也下得很精彩,没有这四字,王维观照景物那种淡淡的、静静的感受表现不出来,而王维若不是正处在习静清斋后的心境中,也下不了这四字,所以还是《石林诗话》说得对,“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如李光弼入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彩数倍,不然,嘉佑本句但是咏景耳,人皆可到”,这里“但是咏景耳,人皆可到”九字极精当,王维此诗,是写景却不纯是写景,而是写心境与意境,因为他曾习静清斋,所以面对景色时心中早已酝酿了一种恬静和空灵的气氛。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的七言律诗。写久雨之后辋川的情景,其中有自然风光,也有农家和作者自己的生活。原诗是: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首联写农家往村东田里送饭的情景。颔联写辋川的自然风光,极尽写物之工,为写景名句。颈联写作者自己: 为修养静寂的心性在山中观木槿开花,为吃素食而在松林里采折露葵。尾联自称“野老”,表示不再与人争夺地位,因而认为没有谁猜疑自己了。这里用《列子·黄帝篇》中关于海鸥的故事,相当恰切。此诗情景浑然一体,“淡雅幽寂”。

☚ 归辋川作   辋川集 ☛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的七言律诗。写久雨之后辋川的情景,其中有自然风光,也有农家和作者自己的生活。原诗是: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首联写农家往村东田里送饭的情景。颔联写辋川的自然风光,极尽写物之工,为写景名句。颈联写作者自己: 为修养静寂的心性在山中观木槿开花,为吃素食而在松林里采折露葵。尾联自称“野老”,表示不再与人争夺地位,因而认为没有谁猜疑自己了。这里用《列子·黄帝篇》中关于海鸥的故事,相当恰切。此诗情景浑然一体,“淡雅幽寂”。

☚ 归辋川作   辋川集 ☛
0000613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