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积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鸡瘟;积温◉ 鸡瘟jīwēn 名 鸡的各种传染病。特指鸡新城疫。〈例〉养鸡场的鸡患上了~/ 患了~的鸡的肉不能食用。 积温jiwenaccumulated temperature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累积之和。它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对热量的要求和评价热量资源的一种指标。单位为℃。研究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既要考虑到温度的强度,又要注意到温度的作用时间。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当其它环境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作物发育速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早在1735年A.F.德列奥米尔首先发现,植物完成其一定发育阶段,要求有一定的积温;作物从播种(P)到成熟(M),要求一定量的日平均温度的累积(At)。 ![]() ![]() ![]() 计算作物所需要的积温应注意两点: 一是计算时段不宜按旬、月、季、年来划分, 一般按作物生长、发育时期划分;二是作物发育的起始温度(又称生物学零度)不一定和0℃相一致, 因作物种类、品种而异,而且同一作物, 不同发育期也不相同。多数都在0℃以上,冬小麦春季恢复生长的温度是0~5℃,玉米发芽的温度是5℃, 水稻、棉花在10℃以上开始出苗,番茄、黄瓜的出苗温度是15℃。计算各种作物不同发育期的积温时, 应当从日平均温度高于生物学零度时累积, 只有当日平均温度高于生物学零度时, 温度因子才对作物的发育期起作用。 积温可为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分析和区划以及为农业气象预报、情报服务。❶分析热量资源, 编制农业气候区划, 规划种植制度。主要是比较各地区间积温数值的大小。研究热量条件在地理上的分布和季节上的分配,作为农业气候专题分析与区划的重要依据,以合理规划种植制度, 搭配适宜的作物和品种。 ❷积温是作物与品种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分析引进或推广地区的温度条件能否满足作物生育所要求的积温,为作物引种服务。 ❸利用作物发育速度与温度的相关关系, 可以用积温预报作物的发育期, 公式如下: ❹负积温的多少, 有时做为低温灾害的指标之一; 日积温(度·时)的高低可用来分析 一天内作物生长发育与温度的动态关系。 积温指标除因作物和发育期不同而有所差异外,在地区之间和年际之间也有变动。作物的发育是外界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外界环境条件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因此作物积温指标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 即同一作物或该作物同一生育期所需要的积温, 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以至不同播种期之间常有差异。❶有些作物感光性比较强,发育时期对光周期的反应比较敏感。如果光照条件对作物发育速度的影响超过了温度条件的作用, 便明显地表现出积温指标的不稳定。对这类作物可进行光照长度的订正。 ❷作物积温的不稳定性既表现在同一地区的年际之间, 也表现在同年的不同地区之间以及同年不同季节之间。因此, 积温与发育速度的关系实际是非线性的, 线性关系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情况。 ❸促进作物生育的农业技术措施,如催芽、苗期促控等, 对积温值有明显影响, 其它一些措施, 如中耕等对积温的稳定性的影响较小。 积温accumulated temperature果树整个或某个发育时期内,某一界限以上日平均温度的总和。是果树要求热量或环境向果树提供的热量指标之一。在其他外界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 温度的高低和持续时间对果树生长发育有积累效应, 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积温的表示单位为℃。 有效积温的用途有二。❶作为果树种或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之一, 供引种时参考。例如, 苹果晚熟品种从盛花到成熟大约需要2000~3000℃; 柑橘类需要4000~4500℃; 椰子则需5000℃以上。 ❷作为物候期的预报。例如, 各种主要果树从萌芽到初花的有效积温是:山桃90.5℃, 杏145.5℃, 苹果284.3±3.3℃等,对人工授粉、花期防霜冻等都有一定意义; 又如,红星苹果从盛花至成熟约需积温1716.5±17℃,可以预计在当地成熟期的常年气候与品质、落果轻重的关系。此外, 还可用日积温(度、时)来细微研究果树受精、成熟期、营养积累和消耗等与日温变化的关系。 积温指标除因树种、品种及其年周期中各个发育时期的差异外, 还由不同年间、不同地区在某一积温期间内的日差不同而有变化。因此, 积温指标既不是一个常数, 也不是与发育速度呈稳定的线性关系。此外,农业技术措施如修剪轻重、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等,也影响对积温的需要量。 积温accumulated temperature一定时期内逐日平均温度(或其他温度)对参考温度偏差的总和。是衡量热量状况的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按生物物候期计算,反映生物生育对热量要求的积温,称为生物积温;另一类是按某农业指标温度初、终期界限计算,表征地区温度条件的积温,称为气候积温。积温的单位为摄氏度。它既包括温度的强度,又考虑到温度的作用时间。在其他环境条件最适的情况下,温度对生物发育速度起主导作用,这时生物完成发育进程,需要一定积温量。事实上,生物所得积温相同,其生物学效果常非一样,生育量也不相同。即每一温度水平的变化,对生物发育作用的大小不等,这说明它和积温量之间并非线性关系。其原因是,影响生物的环境因子变化多端,组合各异,难以满足生物要求,因而常对生物发育带来不同影响;何况生物对温度有一定幅度的适应能力,在不同生育状况下,适应性有差异,因而积温量也有变化。 积温一定时期内某种温度逐日累加的总和。把逐日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反映当地热量资源。积温常用于气候和农业气象的指标。活动积温:日平均气温在0℃及其以上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10℃活动积温:日平均气温在10℃及其以上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还有某界限温度的活动积温,如5℃活动积温,15℃活动积温等等。10℃有效积温:日平均气温在10℃及其以上的日平均气温减去10而后再累加起来;还有某界限温度的有效积温,如5℃有效积温,日平均气温在5℃及其以上的日平均气温减去5而后再累加起来;15℃有效积温,日平均气温在15℃及其以上的日平均气温减去15而后再累加起来等。负积温:日平均气温在0℃及其以下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以反映当地寒冷程度。1735年法国的德列奥米尔首次发现植物生长与积温的关系。1837年法国的布森戈计算了各类作物的积温。积温可分为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地积温、日积温等。作物完成生育期需要一定积温,例如,大豆生长所需≥10℃的活动积温为2500℃。 积温某些温度在一定时期内逐日累加的总和。高于0℃日期的日平均气温总和称“正积温”。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其他条件都得到基本满足时,在一定范围内,气温和生长发育速度成正相关,而且只有当温度累积到一定的总和时,才能完成其发育周期。积温表明作物在其某一发育期或全生长期内对热量的总要求。 积温 积温积温是指一定界限温度以上的累积温度。据研究,任何一种作物从种到收,所需要的一定界限温度 (如0℃或10℃) 以上的累积温度是比较稳定的。例如一季中稻一般需要10℃以上的累积温度 (简称积温) 2,500℃左右,气温高则生长期缩短,气温低则生长期就延长。因此,农业部门可以用积温指标来规划本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搭配茬口和选择合适的作物品种,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热量资源。目前,虽然也有人指出了使用积温指标的不足,但积温指标仍然被普遍使用。 ☚ 我国年平均气温 热日和冷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