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性无脑
积水性无脑系指大脑两半球几近完全缺损或大部分缺损畸形,伴有或不伴明显头颅增大; 缺损部分由充盈透明液体的薄膜囊代替,囊壁仅两层即软脑膜及胶质组织,后者代表残存的皮质带。双侧脑室明显扩大,几乎无白质。可残存颞、枕及额叶的部分组织。一般基底节及间脑尚残存,通常脑干及小脑正常。可伴有各种畸形。
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有争议。由于受损部位主要为颈内动脉供应区,而椎动脉系统供应区相对正常,因此有颈动脉发育不全或闭塞引起之说。此外本病常伴脑积水,且可见大脑导水管狭窄或闭塞,因此认为本病系严重的胎儿脑积水的末期;出生前子宫内的压力限制了头颅增大,从而脑室内压力增大并导致大脑两半球变薄。
一般刚出生时,头颅大小形状尚属正常。严重者有惊厥、肌阵挛、去大脑强直、呼吸衰竭、拥抱反射缺如及全身性弛缓。多于生后数日或数周内死亡。较轻者生后第1~2周几近正常包括吸吮、呼吸及四肢运动,继之头颅迅速增大、发育明显迟缓、瞳孔光反射可存在、视乳头正常或小而苍白、视力缺如、躁动不安、四肢强直性痉挛、拥抱反射亢进、无有目的运动、体温调节失调。多数死于婴儿期。若能存活至儿童期,则有明显智力发育不全、癫痫、痉挛性瘫痪、不会走、站,甚至坐。
头颅暗室光照试验应列为新生儿常规检查。若头颅大小正常、光照试验阳性、叩诊呈鼓音,应作神经放射检查,以明确诊断。若从前囟侧角注射空气不能显示脑室系统,则作气脑造影及脑血管造影,以便于和硬脑膜下积液或蛛网膜下囊肿相鉴别。若婴儿已满一岁,头颅大小正常,但暗室光照显示过度透光,叩诊呈鼓音,并保存拥抱及踏步反射,则即使不作进一步检查,诊断也可明确。
本病之气脑造影的典型表现为颅腔内充满气体。脑电图示皮层缺失区有脑电静息。脑血管造影结果不一致。CT有助于诊断。
无特殊有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