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踏莎行 郴州旅舍》·秦观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郴州,郡名,治所在今湖南郴县。桃源,桃花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虚构的世外桃源。素,指一尺的素绸,用来写信,后称书信为“尺素”。郴江,源于郴州的黄岑山,北流至郴口,注入湘江支流。

这首词是作者49岁时被贬郴州次年所作,表现了身处逆境凄楚难言的苦衷。月下迷雾、桃源不见是写夜景,也是暗喻避世仙境之不可得,“孤馆”二句点出自己的客旅愁思; “寄梅花”、“传尺素”是想诉说自身的不幸和相思的信念。末二句作结,暗示前途的暗淡与赦归的渺茫,慨叹自身的流连颠沛与背井离乡。王国维最喜“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二句,认为是一种“有我之境”,“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而苏轼更喜爱最后二句,因二人“同升并黜”,故引起强烈共鸣,并将之书于扇面,足见此词感人之深。


唐宋词之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 可可诗词网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踏莎行 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2。桃源望断无寻处3。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4。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5。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6?



【释】

1.郴州:今湖南郴州市。少游绍圣二年(1096)自处州削秩徙郴州,明年春作此词于旅舍。

2.津渡:渡口。此句“迷”字与上句“失”字互文见义。

3.桃源:语本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原属武陵郡(今湖南常德西),宋乾德中置桃源县,以其地有桃花源而得名。此句写避世仙境之不可得,并非实指。

4.可堪:那堪,犹今语怎么受得了。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李商隐《春日寄怀》诗:‘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可堪,那堪也。”杜鹃:即子规鸟。李时珍《本草纲目》:“春暮即鸣,夜啼达旦,鸣必向北……若云‘不如归去’。”五代·张泌《浣溪沙》:“花满驿亭香露细,杜鹃声断玉蟾低。”似用其意。

5.驿寄梅花:《荆州记》:“吴·陆凯与范晔善,自江南寄梅花诣长安与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鱼传尺素:古人寄书信以鲤鱼形为木函。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6.郴江句:郴江,即郴水。《读史方舆纪要》谓“在州东一里,一名郴江,源发黄岭山,北流经北……下流会耒水及白豹水入湘江。”幸自:《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幸,犹本也,正也。……幸自,本自也。”“为谁”句:语本唐·杜审言《渡湘江》诗:“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及戴叔伦《湘南即事》诗:“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按湘水在湖南零陵县西与潇水合流,称潇湘。



【译】

楼台在雾气中失落,

渡口的水波与月色融合。

何处是我所向往的桃源?

已经无处可以寻着。

可叹一座孤独的客舍,

锁闭了春寒的寂寞,

杜鹃声声啼叫,

一抹斜阳将暮色勾勒。



驿使堪寄梅花,

鲤鱼可传书信,

堆积起几多愁

几许恨?

那绕山而行的郴江水呵,

是何等幸运,

却又为何,无端与山

离分?



【评】

此词作于哲宋绍圣四年(1097),贬谪郴州所作。词人以谪人之心态,审视万物,写此凄苦迷茫之词。东坡读之,叹曰:“吾负斯人”,并激赏其尾二句,自书于扉,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冷斋夜话》)。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楼台”本未失落,“津渡”亦未迷惘,而词人失去人生道路的目标,以此观照,则有“雾失”“月迷”。传说中的“桃源”之避世仙境,虽然在地理位置上离此并不远,但在心理距离上,却又如天上人间,杳然难寻。“望断”与“无寻处”以重复笔法,表现失落感,并与下文之“孤馆”形成对比。有词话传说黄山谷提出“斜阳暮”三字重复,改“斜阳”为“帘栊”,则此真为“点金成铁”矣,与陈无己改东坡词相似。“斜阳”与“暮”之重复,正见词人之迷惘、之失落、之难堪,另一本改作“斜阳树”,也好,但亦不如原版好。“可堪”以下14字,字字凝重、声声凄厉”。“孤”字、“闭”字均给人以沉重的压迫感,“杜鹃声”在画面里尤为凄切。

下片用典,曲折表达友人频频来函宽慰自己,但却反勾起自己无重之恨:“砌成此恨无重数”。“砌”与“无重数”又是一次重复手法的运用。“砌”将无形之恨化为有形,使人有其恨如砖、如墙、如山之感。结两句忽发奇想。从个人之恨转向滔滔之郴江。郴江绕郴山而行,注入潇水湘水,此乃为一种自然现象,词人却以之寄托愁思,诘问天地之无情、郴江之无义,看似无理,实却合情,正是对自己离乡远谪的哀吟!令人低回无已。


唐宋词之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 可可诗词网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踏莎行 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向潇湘去?

【注释】 ①郴州:今湖南郴州市。少游绍圣二年(1096)自处州削秩徙郴州,明年春作此词于旅舍。②津渡:渡口。此句“迷”字与上句“失”字互文见义。③桃源:语本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原属武陵郡(今湖南常德西),宋乾德中析置桃源县,以其地有桃花源而得名。此句写避世仙境之可得,并非实指。④可堪:那堪,犹今语怎么受得了。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李商隐《春日寄怀》诗:‘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可堪,那堪也。” 杜鹃:即子规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春暮即鸣,夜啼达旦,鸣必向北……若云‘不如归去’。”五代·张泌《浣溪沙》:“花满驿亭香露细,杜鹃声断玉蟾低。”似用其意。⑤驿寄梅花:《荆州记》:“吴·陆凯与范晔善,自江南寄梅花诣长安与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鱼传尺素:古人寄书信以鲤鱼形为木函。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⑥郴江句:郴江,即郴水。《读史方舆纪要》谓“在州东一里,一名郴江,源发黄岭山,北流经此……下流会耒水及白豹水入湘江。”幸自《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幸,犹本也,正也。……幸自,本自也。” 为谁句:语本唐·杜审言《渡湘江》诗:“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及戴叔伦《湘南即事》诗:“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按湘水在湖南零陵县西与潇水合流,称潇湘。

【译文】 楼台在浓雾中消失了身影,渡口在月色下迷茫不清。北望那桃源仙境,也是烟云缥缈,无处可寻。身居孤馆,春寒逼人,更那堪斜阳暮色中杜鹃声声。驿站寄来了象征友谊的梅花,鲤鱼传来了家乡的书信:这一切都给我堆砌成一重又一重的离恨。郴江啊,你原本紧紧围绕郴山,却为何(撇下它)流下潇湘,滔滔不停?

【集评】 宋·洪觉范:“少游到郴州,作长短句云‘雾失楼台……’。东坡绝爱其尾两句,自书于扉,曰: ‘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引《冷斋夜话》)

宋·范元实:“後诵淮海小词云:‘杜鹃声里斜阳暮,’公(山谷)曰:‘此词高绝,但既云“斜阳”,又云“暮”,则重出也。’欲改‘斜阳’作‘帘栊’,余曰:‘即言“孤馆闭春寒”,似无帘栊。’公曰:‘亭传虽未必有帘栊,有亦无害。’余曰:‘此意本写牢落之状,若曰“帘栊”,恐损初意。’先生曰: ‘极难得好字,当徐思之。’然余因此晓句法不当重叠。”(《诗眼》,引同上)

宋·张端义: “诗话谓‘斜阳暮’语近重叠,或改‘帘栊暮’;既是‘孤馆避春寒’,安得见所谓‘帘栊’?二说皆非。尝见少游真本乃‘斜阳树’,后避庙讳,故改定耳。”(《贵耳集》卷下)

宋·周煇:“秦少游发郴州,反顾有所属,其词曰(略),山谷云:‘语意极似刘梦得楚蜀间语。’毛泽民元佑间罢杭州法曹,至富阳所作(《惜分飞》)赠别词也,因是受知东坡。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何酷似少游也!”(《清波杂志》卷九)

宋·王楙: “观当时米元章所书此词,乃是‘杜鹃声里斜阳曙’,非‘暮’字也,得非避庙讳而改为‘暮’乎?”(《野客丛书》卷二十)

明·杨慎:“秦少游《踏莎行》‘杜鹃声里斜阳暮’,极为东坡所赏,而后人病其‘斜阳暮’为重复,非也。见斜阳而知日暮,非复也。犹韦应物诗‘须臾风暖朝日暾’,既曰‘朝日’,又曰‘暾’,当亦为宋人所讥矣。此非知诗者。古诗‘明月皎夜光’, ‘明’、‘皎’、‘光’,非复乎?李商隐诗‘日向花间留返照’,皆然。又唐诗‘青山万里一孤舟’,又‘沧溟千万里’,日夜一孤舟’,宋人亦言‘一孤舟’为复,而唐人累用之,不以为复也。”(《词品》卷三)

明·愈仲茅:“少游‘斜阳暮’,后人妄肆讥评,托名山谷,《淮海集》辨之详矣。又有人亲在郴州见石刻是‘斜阳树’, ‘树’字甚佳,犹未若‘暮’字。”(《爰园词话》)

明·沈际飞:“少游坐党籍,安置郴州,谓郴江与山相守,而不能不流,自喻最凄切。”(《草堂诗余正集》卷一)

清·王士祯:“‘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向潇湘去’,千古绝唱。秦殁后,坡公常书此于扉,云:‘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高山流水之悲,千载而下,令人腹痛。”(《花草蒙拾》)

清·邓廷桢:“少游亦坐此南迁,作《踏莎行》云……东坡读之,叹曰:‘吾负斯人!’盖古人师友之际,久要不忘如此。”(《双砚斋词话》)

清·宋翔凤:“《说文》:‘暮,日且冥也,从日在艸中。’今作‘暮’者俗。是‘斜阳’为日斜时,‘暮’为日入时,言自日昃至暮,杜鹃之声,亦云苦矣!山谷未解‘暮’字,遂生轇轕。”(《乐府馀论》)

清·徐釚:“东坡绝爱尾二句,余谓不如‘杜鹃声里斜阳暮’,尤堪肠断。”(《词苑丛谈》卷三)

清·黄苏:“按少游坐党籍,安置郴州,前一阕是写在郴望想玉堂天上,如桃源不可寻,而自己意绪无聊也。次阕言书难达意,自己同郴水自绕郴山,不能下潇湘以向北流也。语意凄切,亦自蕴藉,玩味不尽。‘雾失’、‘月迷’,总是被谗写照。”(《蓼园词选》)

近代·王国维:“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东坡赏其后二句,犹为皮相。”(《人间词话》)

又:“(词)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避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同上)

又:“‘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限兮,云霏霏而承宇’;‘树树皆秋色,山山尽落晖’;‘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气象皆相似。”(同上)

【总案】 此词作于绍圣四年(1097)三月,写贬谪心情,凄苦哀怨,摧人泪下。前人赏其前后两结,互有轩轾,然不必以此分高下。盖东坡生平最善少游,且同时被谪,故相知益深,其所以独爱其后两句,因其命运相同,容易引起思想共鸣,即王士祯所谓“高山流水之悲”也。而徐釚、王国维多从意境着眼,故而肯定其前结。诚如唐圭璋所言:“‘可堪’两句,景中见情,精深高妙。所处者‘孤馆’,所感者‘春寒’,所闻者‘鹃声’,所见者‘斜阳’,有一于此,已令人生愁,况并集一时乎!不言愁而愁自难堪矣。”(《唐宋词简释》)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