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卑命钟青铜乐器。出土于当阳季家湖古城。现藏荆州博物馆。是成套编钟中的一件。圆柱形角,衡上有双鼻。钟体呈合瓦状,上窄下宽,口部呈弧形。舞饰蟠螭纹。钲两侧各有2条篆带和3组柱状枚,每组3个。篆带饰蟠螭纹。正鼓所饰蟠螭纹作蝶状。通高38厘米,口长20.7厘米。钟外表刻有铭文12字。4字在钲部,6字在左鼓。“秦王卑命(钲部)竞坪王之定救秦戎(左鼓)。”目前对铭文的断句、理解不一。器之国别,有属秦、属楚两说。具体意见共有7种:(1)左鼓第二字应释“墉”,断句理解为:秦王卑(使)命竞(人名)墉(筑城);(秦)王之(到)定(陕西定阳)救秦戎(秦国军队)。为秦器,作于秦桓公二十六年四五月间。(2)左鼓第二字应释,断句、理解为:秦王卑(使)命。竞(钟墉竞作)。(秦)王之定(“王定”为古奏乐时习语,安也),救秦戎(秦兵)。为秦器,秦昭襄王所铸。(3)左鼓第二字释坪,断句、理解为:秦王卑命竞坪(可能为地名),王之定救秦戎。为楚器,“秦”若与“王”连读,此钟则作于秦称王后。(4)第一字“秦”当与上一钟铭文连读,断句、理解为:秦,王卑命竞坪,王之定,救秦戎。“王卑命”,即楚王下命令之义。为楚器,战国中期器。(5)左鼓第二字释塝(平),是楚器,所记史实待考,暂定为战国前期后半段,断句为:秦王卑命。竞(境)塝(平)王之定,救秦戎。(6)鼓部文字从左往右读:救秦戎,王之定,竞坪。坪即平定之义。(7)左鼓第二字释坪(平)。断句为:秦王卑(毕)命,竞坪(平)王之定救秦戎。解释为,受秦哀公毕求师之命,强大的楚平王率援军至定营救秦军。秦哀公与楚平王正好为同时代人,器作于平王去世后不久之昭王时代。作钟者可能是参加平王率部营救秦军的一名楚贵族(或大将),战斗结束后,作钟、刻铭,以为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