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秦汉时期甘肃农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秦汉时期甘肃农业

秦汉时期甘肃农业

秦代横征暴敛,赋税沉重。既按人头征收人口税,又按田亩征收土地税,还有无休止的徭役。史载,秦赋“二十倍于古”。农民负担不堪忍受。《汉书·食货志》记述秦代贫富分化的情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庶人之富者累钜万,而贫者食糟糠”。从而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社会经济全面崩溃。秦时在甘肃境内屯田,仅限于秦长城以东属地,主要是渭河谷地和陇东塬地。汉高祖刘邦称帝后,采取轻赋政策,田税“十五而税一”。汉文帝十二年又减半收取租税,实行“三十而税一”。次年文帝决定全部免去农民田租达12年之久。此后,汉代各帝基本上保持了“三十而税一”的地租制度。汉拓地河西,在强化行政、军事设置的同时,首先必须解决的是边防军需供应问题。为此,推行了耕战一体的屯田制。实行军垦和民垦并举,“徒民实边”和“徒民屯田,皆于耕牛”政策,选择土地建设屯田进行生产,使河西地区的农业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采纳晁错的建议,“募民耕塞下”,要害之处,调立城邑,无事则以为之农,有事则调之为兵, 屯垦戌边,保疆安壤。公元前121年、119年、104年、102年、85年5次迁移民众、调遣士兵约百万人到河西屯田。公元72年、96年、124年, 遣送死罪囚犯携带家属去边疆屯田。屯田者除戍卒外,多为移入戍民。按其职责有田卒、守谷卒、河渠卒等。屯田的管理设有农都尉、护田校尉、候农令、守农令、劝农椽、仓长、仓佐等官职。开发屯田实行灌溉,河东先进的农业技术传到河西,边境居民掌握了凿井、开渠和灌溉方法,使用铁制农具,发展了农业生产。武帝征和四年(前89年),搜粟都尉赵过推行的“代田法”普及到边郡和延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这种耕作方法是在原来平作撒播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即“一亩三圳,岁代处,故曰代田”(《汉书·食货志》)。其作法是在田间挖深、宽各约1尺的沟, 沟内种植作物,出苗后随长随在根部培土,最后垄平根深;上一年的沟下一年则成垄,沟垄隔年相代,既能抗旱又能抗风,因而“用力少而得谷多”,“一岁之收常过缦田(即平作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原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河西地区,由于大规模的屯田,引种的农作物增多, 西汉时种植的粮食作物有禾(谷)、䅭徨(糜)、秫 (高粱)、麦 (青稞)、秔 (粳稻)、小豆、豍(豌豆)等。武帝元狩四年 (前119年) 至元鼎二年(前115年) “丝绸之路”开通,从西域传入胡麻、胡蒜(大蒜)、胡荽(芫荽)、胡萝卜、胡瓜(黄瓜)、石榴、胡桃、胡豆(蚕豆)、葡萄、苜蓿等农作物。由于重视水利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 汉代河西的粮食产量较高。敦煌汉简中有一条记载说,田二顷十七亩, 入仓“粟八百五十六石, 䅭徨州一石”, 亩产约近一石。

☚ 周秦先民与河陇早期农业   悬泉置遗址种植业遗存 ☛
000043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