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秦汉城市与都城规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秦汉城市与都城规划

秦汉郡、县两级的治所,一般都须筑城立市。《汉书·高祖纪》:“令天下县邑城。”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令各自筑其城也。”秦统一时,拥有“三十六郡,县邑数百”。西汉时,城市数目大为增加,至平帝时,“凡郡、国百三,县、邑、道、侯国千五百八十七”。东汉的郡县设置屡有增减变迁,城市的总数稍低于西汉,顺帝时“凡郡、国百五,县、邑、道、侯国千一百八十”。除郡城和县城外,还有一些较小的市邑。王符《潜夫论·浮侈篇》:“天下百郡千县,市邑万数”,市邑的数目高于郡、县的总数,说明一县之内往往有几处城邑。城市的规模远超出春秋时,“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的水平,出现了以国都为中心的一批全国性的大城市。秦都咸阳,创建于战国中期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当时咸阳宫室南临渭水,北达泾水。到秦孝文王(前250)时,宫馆阁道相连三十余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役使“徒刑者”七十余万人,在渭水南岸建造大批宫室和骊山陵,并迁富豪十二万户于咸阳。其城界交错杂陈在长6公里、宽4公里的广阔地面上。西汉的都城长安,也是商、周以来规模最大的城市。位于今陕西西安渭水南岸的台地上,地势南高北低,最初依秦朝的离宫、兴乐宫旧址建造长乐宫,并建未央宫和北宫。由于先建宫殿,后筑城墙以及地形的关系,城的平面成不规则形状,主要的未央宫位于城的西南角上,长乐宫位于城的东南角上。城周约22.5公里。城墙用黄土夯成,最厚处约16米。城的每面各有三座门,每门有三个门洞,各宽8米,可容四辆车通行,与《考卫记》所载以车轨为标准来定道路宽度的原则相符合。城门上建有重楼。城内有八条主要道路,都与城门相通,街道都是直线,方向采取正东正北,作十字形或丁字形相交。其中贯通南北的安门内大街长达五公里半,宽约50米,中央是皇帝专用的驰道,宽20米,两侧各有沟,沟外两侧又各有宽13米的街道,街道两侧都植有树木。汉武帝时,兴建城内的桂宫、明光宫和城外西南郊的建章宫、上林苑。这时的长安城内还有九府、三庙、九市和一百六十闾里分布于城的北部及南部的未央、长乐二宫之间。城的南郊还有十几个规模巨大的礼制建筑遗址。每个遗址的平面沿着纵横二条轴线采用完全对称的布局方法,外面是方形围墙,每面辟门,而在四角配以曲角形房屋。围墙以内,在庭院中央都有高起的方形夯土台,个别台上还留下若干柱础,可推出原来台上建有形制严整和体形雄伟的木构架建筑群,其中位于东端的遗址,外凿圆形水渠,可能是西汉末年建造的明堂辟雍。这些建筑的布局方法是在沿着纵轴线组织纵深的建筑群以外,自成一种体系,不但见于当时的陵墓,而且影响唐宋陵墓、北魏某些佛寺与后来各代坛庙建筑的平面布局。洛阳是东汉的首都,东周都城“成周”的故址。秦和西汉都建有宫殿,其中还有个别东周建筑遗存。在地形上,洛阳北依邙山,南临洛水,而谷水支流从西而东横贯城中。东汉光武帝因长安残破,定都于此。在城的纵轴线上,依西汉旧宫经营南北二宫,以复道三条联系这两部分。东汉中叶以后又在北宫以北陆续修建苑囿,直抵城的北垣。故其规模比南宫为大。这样的布局发展了以宫城为主体的规划思想,但是宫城把全城分隔为二,东西交通很不方便。洛阳除宫苑、官署外,有里闾及二十四街,街的两侧种栗、漆、梓、桐四种行道树。东汉末年,曹操建设邺城(治今河南安阳东北),北临漳水。城平面作长方形,东西约3000米,南北约2160米。南面开三门,北面二门,东西各一门。鉴于洛阳旧制的不便,邺城采用新的布局方法,以一条横贯东西的大道,把城内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中央在南北轴上建宫城。大朝所在的主要宫殿位于宫城中央。大朝的东侧为处理日常政务的常朝。大朝的西侧为禁苑——铜雀园。禁苑西面沿城墙一带是储存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区、武器库和宫殿专用的马厩。在这个区的西侧稍北处,凭借城墙,建铜雀三台。宫城以东是贵族居住的坊里,而其南半部为行政官署区。在东西大道以南部分亦建有若干官署,其余则为居民住宅区。在住宅区中央,也就是全城南北中轴线的南端,又辟一条干道,与上述东西大道汇于宫城正门之前。除国都外,秦汉时期著名的手工业城市,有产盐的临邛(治今四川邛峡)、安邑(治今山西夏县),产刺绣的襄邑(治今河南睢县),产漆器的广汉(治今四川射洪),产铁的宛(治今河南安阳)和临邛。著名的商业城市有邯郸、宛、江陵、成都、吴(治今江苏苏州)、合肥、番禺等,以及丝绸和商埠临淄。秦汉以宫城为主体的都城规划原则: (1)地理位置都选择关中或中原为都城所在地。因为前者东有河山阻隔,内有沃野千里,南有巴蜀的富饶物资,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条件;后者不仅地势平坦,生产发达,人口稠密,而且是交通要衢,可以控制关东及其以外地区。(2)城市南北轴线布局,原则上都继承了战国时邯郸赵王城和燕下都在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的布局传统,都城之内专辟气魄雄伟、格调庄严、四周筑有宫墙的宫殿区。长安的宫城虽不在轴线上,但仅未央和长乐二宫的面积,就占去全城面积的二分之一。洛阳的宫城位于城内中北部,约占全城面积的十分之一,是城内的中心建筑区。特别是邺城把宫室、苑囿、官署置于城的北部,住宅位于城的南部,分区明确,交通方便,克服了洛阳城市规划的重大缺点,后来南北朝和隋唐的都城规划都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城市市场的设置,都比较集中,符合《考工记》“面朝后市”的记载。西汉长安城内有九个市场。市场多建有“重楼”,有的“列楼为道”,形成各行聚集的街道,并置官吏管理。东汉末年的洛阳在宫西有金市,城东有马市,城南有羊市。这些都不同于《考工记》所载市场设在城北的布局。它们是构成宋以前各代都城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以闾里为单位的居民住宅区,西汉长安有一百六十个闾里,每一闾里设“弹室”控制居民。在都城布局方面西汉长安由于先营建宫殿及迁就地形,所以闾里杂处于宫阙和官署之间,到曹操建邺城时,才分区明确,不再混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