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秦汉书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秦汉书法

秦汉时期处于中国书法演变的大转折时期,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是汉字形体变革的作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等制度,从而使春秋战国以来纷繁多变、奇诡难识的汉字形体趋向规范化,形成整饬的“秦篆”或叫“小篆”。同时,体势长方匀称的篆字又逐渐演变为书写更省便的秦隶以及后来的汉隶,并产生出八分,章草等。汉字形体的变化、书法形式的多样化,对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秦汉书法也是中国书法“不自觉时期”的终结,是“自觉时期”的开端。秦汉之前,书法与文字不能分清,犹如史前艺术,对于一件艺术品来说其功能与艺术交织一起,很难截然分开。从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到六国古文,书写者出于一种自发的审美追求,总想把字写得整齐、美观些。这是形成先秦书法艺术美的根由。但从中国文字创造的第一天起,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用”。正是书写的实用价值,推动了先秦文字字形的变化,由繁而简,并最终形成标准的方块字。秦汉以后则不同,由于中国文字形体演变基本结束,书写者人为地对文字形体加以美化,追求繁富多采、生动活泼的笔法,从而增加了书法的艺术美。秦汉书法就在于它承上启下,把书法艺术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秦汉书法广泛出现在碑石、青铜器、瓦当、玺印、陶器、简牍、画像石上。鉴于秦始皇刻石纪功,开创树立碑碣的风气,所以汉代盛行碑刻。秦汉碑碣石刻是秦汉书法的集中体现。就书体而言,秦代主要是体势瘦长、笔画圆转、风格典雅的小篆,代表作有《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会稽刻石》、《碣石刻石》等。秦代已有隶书,不仅文献记载程邈在狱中增减大篆、去其繁复,成为隶书,证之出土文物,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文字即是早期隶书的样板。隶书在秦代民间及吏卒中早已广泛使用,但真正盛行则在两汉。它的特点是形体扁平、左右舒展,笔画形态富于变化。西汉时隶书已渐趋成熟。如《鲁孝王刻石》、《杨𣊹买山地记》、《莱子侯刻石》等可作为代表。这一时期隶书变化多样,《鲁孝王刻石》古朴浑厚,是西汉最著名的古隶刻石。《莱子侯刻石》则端庄秀丽,是古隶向八分发展的代表作。此外,长沙马王堆帛书书法格调古雅,风流蕴籍,是秦汉之际的隶书;居延汉简书法或粗犷开阔、或遒劲秀美,更多的则是信笔写来,野趣横生、自然神韵,集中体现了民间隶书的风采。进入东汉,隶书发展到它的鼎盛阶段。东汉著名碑石很多,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隶书风貌。《礼器碑》、《石门颂》、《武梁祠题字》风格清癯劲挺,《乙瑛碑》、《华山碑》、《曹全碑》俊雅清秀,《衡方碑》、《封龙山颂》、《熹平石经》平正端方,《郙阁颂》、《景君铭》则怪诞求变。东汉隶书笔法方圆兼备,形体有方有扁,特别是横画,一波三折,自然而又极富艺术魅力,表明此时隶书已达登峰造极地步。两汉篆书也有所发展,如《袁安碑》、《开母庙石阙铭》等用笔圆润自如、稳重宏伟,各具特色。由此可见,秦汉时期,小篆、隶书、章草、今草、行书、楷书等各种书体都已具备,且产生了一大批横绝今古的书法艺术作品。“上追秦汉”成为后世学习模效的常用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02:47